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教育/教材/教辅教育各级教育素质德育论:大学生的现代适应与综合素质培养研究

素质德育论:大学生的现代适应与综合素质培养研究

素质德育论:大学生的现代适应与综合素质培养研究

定 价:¥35.00

作 者: 唐新民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丛编项: 当代高校德育研究丛书
标 签: 综合素质教育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010066974 出版时间: 2008-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32 页数: 446 pages 字数:  

内容简介

  《素质德育论》作为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2005年度特别委托项目《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五个如何”新课题研究》的子课题研究成果,是课题组所有成员一年半来学习、讨论、写作、修改的结果。 《素质德育论:大学生的现代适应与综合素质培养研究》重点回应了“培养什么人”的时代问题。人的培养是在具体环境下完成的,环境是人的哺育者,素质德育的实效性取决于对教育环境的成功把握。全书内容包括素质德育的内涵与价值意义、素质德育的实践与理论基础、素质德育的兴起与发展、素质德育的结构与功能、素质德育的本质与特点、素质德育的核心与重点等。

作者简介

暂缺《素质德育论:大学生的现代适应与综合素质培养研究》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素质德育的内涵与价值意义
一 素质德育的内涵
(一)素质的内涵
(二)德育的内涵
(三)素质德育的内涵
二 素质与知识、能力的关系
(一)知识与能力
(二)知识与素质
(三)素质与能力
(四)知识、能力、素质:素质德育视阈下大学生培养目标的三维合一
三 素质德育与应试德育的关系
(一)素质德育和应试德育的区别
(二)素质德育和应试德育的联系
四 研究素质德育的价值意义
(一)研究素质德育的紧迫性
(二)研究素质德育的意义
第二章 素质德育的实践与理论基础
一 素质德育发展的实践基础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体性要求
(二)科学技术发展的创新性要求
(三)学习型社会的自觉性要求
二 素质德育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素质德育提供正确目标
(二)科学发展观为素质德育提供全面指导
(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素质德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保证
第三章 素质德育的兴起与发展
一 素质德育在高校改革中兴起
(一)高校德育滞后性的表现
(二)高校德育滞后性的原因
(三)高校德育改革的过程与经验
二 素质德育在大学生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中发展
(一)大学生德育素质的基本状况
(二)大学生德育素质不适应性的根源
(三)大学生对素质德育的迫切诉求
三 素质德育在继承与扬弃中丰富
(一)对中国古代德育传统的态度
(二)批判地继承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德育传统
四 素质德育在开放与借鉴中充实
(一)素质德育在开放与借鉴中充实的根据
(二)素质德育在开放与借鉴中充实的内容
第四章 素质德育的结构与功能
一 大学生的德育素质及结构
(一)大学生德育素质的要素
(二)大学生德育素质的结构
二 素质德育的结构
(一)大学生德育素质结构决定素质德育内容结构
(二)大学生德育素质结构决定素质德育过程结构
三 素质德育的功能
(一)素质德育的结构决定素质德育的功能
(二)素质德育的功能与发挥
第五章 素质德育的本质与特点
一 知性德育的本质与特征
(一)知性德育的本质
(二)知性德育的特征
二 素质德育的本质
(一)素质德育的目的性
(二)素质德育的实践性
(三)素质德育的超越性
三 素质德育的特点
(一)德育素质形成的不可替代性
(二)德育素质的不可转让性
(三)德育素质的不可间断性
(四)德育素质形成的渗透性
第六章 素质德育的价值与实现
一 德育价值与智育价值
(一)德育与智育的关系
(二)德育价值与智育价值的关系
二 应试德育的价值与特征
(一)应试德育的价值
(二)应试德育的表现与根源
三 素质德育的价值与实现
(一)素质德育的价值
(二)素质德育价值的实现
(三)素质德育的价值与素质德育的功能
第七章 素质德育的核心与重点
一 素质德育的核心是形成理想信念
(一)素质德育中的理想信念
(二)现代社会理想信念的形成
(三)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新特征与新矛盾
(四)现代社会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方式与方法
(五)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内容
二 素质德育的重点是培育爱国主义精神
(一)爱国主义的内涵及其基本内容
(二)现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困境及其根源
(三)培育爱国主义的主要方法
(四)爱国主义教育的载体
(五)全球化背景下的爱国主义教育
第八章 素质德育的保证与基础
一 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是素质德育的保证
(一)交往哲学视阈下道德的作用
(二)新时期大学生道德素质的现状
(三)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基本路径
二 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是素质德育的基础
(一)素质德育中的心理素质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三)素质德育中的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
(四)素质德育中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方法与途径
第九章 素质德育的对策与方式
一 转变德育观念是前提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转变德育观念的重要性
(二)适应新形势的变化,转变德育观念
二 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素质是关键
(一)德育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二)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的素质
三 改革是德育发展的动力
(一)高校德育工作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时代性
(二)与时俱进,不断推进德育工作的改革
四 建立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是保证
(一)开发隐性课程,提高德育实效性
(二)与时俱进,积极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
(三)显性与隐性相结合,构建高校德育课程新体系
五 发展学生的自教自律是目的
(一)充分认识新时期对大学生自教自律的新要求
(二)联系德育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新途径
(三)结合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要内容,不断强化自我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