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贵,男,1963年11月生,四川彭州人。教授。1984年7月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非金属采矿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7年9月入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研究生院学习,师从刘兴国教授,研究方向为放矿理论;1990年1月毕业。并获工学硕士学位。1994年2-8月。在加拿大劳伦琴大学(LaU rentian Urliversity)作访问学者。1998年7月至2001年7月,作为中央国家机关第二批援藏干部,在西藏自治区建设厅工作。2001年7月,回西南科技大学工作,主要从事地下采矿方法特别是崩落法放矿理论与应用研究,在放矿理论及矿石损失贫化经济评价与分析等方面取得系列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冶金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励。现任西南科技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刘兴国,1926年生,辽宁凌海人。1953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并留校任教;1983年晋升教授;1991年退休,接受返聘。专事科研工作;1999年起,担任科研组校内顾问。多年致力于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讲授“采矿工程”“矿山企业设计原理”等6门课程;完成“玉石洼铁矿采矿技术攻关”“镜铁山铁矿无贫化放矿”等科研课题23项:公开发表《崩落矿岩移动规律》等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放矿理论基础》《金属矿床地下开采》等学术著作6部;获国家、省(部)、市级科研成果一、二、三等奖共19项。于国立,男,1965年8月生,河北省南皮县人。1987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采矿系采矿工程专业,并分配至酒泉钢铁(集团)公司镜铁山矿工作。在矿山工作期。历任技术员、副科长、科长、副总工程师和副矿长等职。现为酒钢技术中心矿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