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不仅要有物质基础和思想道德基础,还要有心理基础。关注人的心理和谐,才能为整个社会的和谐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因为个人是社会的基础,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就能够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就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辅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因此,构建和谐社会,首先需要每个人了解心理健康的知识,理解自己所生存的世界,以及自己和他人的需要,充分利用宝贵的时间、生命资源,懂得调整自己、维护健康的方法,学会一些科学、有效的自我调节技术。当代中国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与家庭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也是社会中最活跃、最敏感的群体,他们是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以及和谐人际关系的中坚力量。大学阶段是人格发展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但是,由于大学生生理及心理趋于成熟与社会经验不成熟之间的矛盾,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他们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的课题,复杂的社会变化和自身问题,往往容易导致大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理冲突,从而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严重者甚至形成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近年来大学生中由于心理问题或心理因素引发的休学、退学等情况,乃至自杀、凶杀等恶性事件也呈上升趋势,已严重影响了部分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影响了环境的稳定与和谐。因此,在高校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予以疏导和调节,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培养良好心理品质将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