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政治中国政治中国社会制衡机制的完善与发展

中国社会制衡机制的完善与发展

中国社会制衡机制的完善与发展

定 价:¥20.00

作 者: 李惠仁
出版社: 中国社会文献出版社
丛编项: 学者文丛/社会理论前沿书系
标 签: 中国政治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8717906 出版时间: 2008-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189 pages 字数:  

内容简介

  社会制衡机制,是一个纯粹的社会科学问题。社会科学的基本概念是什么?我认为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的概括是正确的。他说:“我所注重的是证明社会科学的基本概念是权力,它的含义与物理学的基本概念是能量相同。”他还说:“权力可以定义为有意努力的产物。”美国政治改革家伯恩斯对权力的认定更为明确。他在自己所著《领袖论》中说:“权力=动机+资源,缺少动机,资源的力量就会减少;缺少资源,动机就会成为空的。二者缺少任何一个,权力就会崩溃。”可见,研究社会制衡机制问题,也就是研究涉及社会制衡机制的权力机制问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必须认真学习中国历史,吸取历史上各朝各代盛衰兴亡的宝贵经验和教训。并在总结这些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社会的现实,得出切合实际的好办法,才能真正推进国家的兴旺和发达。在方方面面、数不胜数的办法当中,绵延数千年兴盛不衰的社会制衡机制,便是一个能够调节国家机器正常运转、达到政令畅通、高效运行的好办法。中国有长达五千年的文明史,从先秦时期到近代中国,历朝历代的兴衰更替,都是以政权的更替为标志的。而一个政权,是否能够稳固与长久,则又与它所建立的社会制衡机制,有很重要的关系。因此,认真研究并逐步完善一个国家的社会制衡机制,是直接涉及这个国家能不能兴旺发达的重要因素之一。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直到孙中山、蒋介石等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都不遗余力地研究如何建立有效的社会制衡机制,以保障国家机器高效运行。当然,由于阶级的局限性,他们制定社会制衡机制的指导思想和方法、措施,都不可能做到很完整、很彻底。

作者简介

暂缺《中国社会制衡机制的完善与发展》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序言
第一章 中国先秦时期的社会制衡机制
第二章 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制衡机制
一、秦朝的社会制衡机制
二、西汉时期的社会制衡机制
三、东汉时期的社会制衡机制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制衡机制
五、隋、唐、五代时期的社会制衡机制
六、宋朝的社会制衡机制
七、辽、金、西夏、元时期的社会制衡机制
八、明朝的社会制衡机制
九、清朝的社会制衡机制
第三章 近代中国的社会制衡机制
一、国民政府时期
二、北洋军阀政府时期
三、广州国民政府时期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第四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制衡机制
一、建国以来,逐步形成了以宪法为中心的法律体系
二、实行依法治国
 三、坚持从源头上治理腐败
 四、重拳出击腐败分子
第五章 对未来社会制衡机制的探讨
 一、当前社会腐败现象发生的特点
 二、建设透明政府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三、建立廉政基金制度
 四、强化反腐败机构的独立性
 五、建立切实可行的财产申报制度
 六、实行电子政务,可以预防腐败
 七、实行有偿举报制度
 八、认真治理“设租”、“寻租”等腐败现象
 九、选拔干部的四项原则
 十、树立一个原则,转变四个观念
 十一、遏制特殊利益集团的衍生
 十二、大力发展经济,逐步改变中国社会的二元结构,
 真正解决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
 十三、社会广泛参与,共同遏制腐败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