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阳有一手好的文字,尤其擅长写故事,而且他写的故事不署名,我也能看出来是他写的。l985年,我在北京念研究生,朱晓阳在中国文化报当编辑。他毕业后分在省物价局,呆了不到一年,辞职跑到新疆伊犁靠中苏边境的一个兵团学校教书。教了两年,辞职到了北京。当时我们大学同班的何道峰主持一个乡镇企业研究项目,我和朱晓阳参加搞调查,经常在一起。这段时间,我读过他的一些文学作品。朱晓阳的文字是有个性的,他以他自己的方式讲故事,而且讲得很好。通常我们阅读文学作品时,吸引我们的只是故事。朱晓阳讲故事用的是一种在表现情节的同时,同时能够感觉到作者存在的方式。这种表达是与众不同的。现在这种表达方式在文学作品里是比较多的了,但当时是很少见的。读朱晓阳的第一部人类学著作《小村故事》时,仍然能够感觉到他独特的文风。一种能够让你感觉到表现的对象的同时,又能够感受到作者的表达方式。其实,文字是作者的,所谓文如其人,但这都是读后思索的结果,能在阅读的同时感觉到作者存在的文字并不多。人类的智慧究竟是在文字中,还是在大脑中,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利科尔认为,作品完成后,作者就死掉了。读者只是在与文本交流。显然,利科尔认为,人类的智慧是在文字中。我们阅读一篇作品,究竟是在与作者交流呢,还是在与文本交流,这同样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阅读朱晓阳的作品,我能明显感到他的存在,并且能够感觉到他在思想着并且以与别人不同的话语在表达自己的思想。要我对朱晓阳的这本人类学著作作比较专业评论是困难的。他在写作中,尤其是在第二章中涉及到很多外国哲学家的作品,我都没有读过。好在写序并不要求都要做非常专业的评论。这里只是谈谈我对他的作品的理解,其中也包括我对人类学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