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环境科学、安全科学环境科学基础理论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定 价:¥38.40

作 者: 周群英、王士芬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丛编项: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标 签: 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ISBN: 9787040222654 出版时间: 2008-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455 字数:  

内容简介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3版)》第三版是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在第二版基础上精心修改、补充完善而成。《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第3版)》共分三篇,第一篇为微生物学基础,介绍微生物的个体、群体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生长特征、遗传变异等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基本原理;重点关注对环境工程极有意义的古菌、极端环境微生物。介绍先进的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技术在环境保护与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第二篇为微生物生态与环境生态工程中的微生物作用,介绍在环境工程中各种生物处理方法的微生物机理;如何应用微生物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工程中发现和出现的问题;介绍固定化微生物、微生物絮凝剂、沉淀剂等的开发与应用,以及微生物能源的开发与应用。第三篇为实验,其内容具有基础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全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及时反映和应用前沿、边缘学科的新技术,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适用于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给水排水、环境监测等专业的学生,也可作为其他微生物专业学生及科研人员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暂缺《环境工程微生物学》作者简介

图书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环境与环境工程面临的问题、可持续发展与微生物
第二节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一、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研究对象
二、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的研究任务
第三节 微生物的概述
一、微生物的分类和命名
二、病毒和类病毒
三、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
四、微生物的特点
思考题
第一篇 微生物学基础
第一章 非细胞结构的超微生物——病毒
第一节 病毒的一般特征及其分类
一、病毒的特点
二、病毒的分类
三、类病毒和朊病毒
第二节 病毒的形态和结构
一、病毒的形态和大小
二、病毒的化学组成及结构
第三节 病毒的繁殖
一、病毒的繁殖过程
二、噬菌体的溶原性
第四节 病毒的测定与培养
一、病毒的测定
二、病毒的培养特征
三、病毒的培养基
四、病毒的培养
第五节 病毒对物理、化学因素、抗生素的抵抗力及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去除效果
一、病毒对物理因素的抵抗力
二、病毒对化学因素的抵抗力
三、病毒对抗生素的抵抗力
四、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和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对病毒的去除效果
第六节 病毒的危害、对策与应用
一、病毒的危害与对策
二、病毒的应用
思考题
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
第一节 古茵域
一、古菌的特点
二、古菌的分类
三、环境保护和环境工程领域研究古菌的意义
第二节 细茵域
一、细菌的个体形态与大小
二、细菌的细胞结构
三、细菌的培养特征
四、细菌的物理化学特性
五、细菌的物理化学性质与污(废)水生物处理的关系
第三节 蓝细菌
一、蓝细菌的形态大小
二、蓝细菌的细胞结构及其功能
三、蓝细菌的繁殖
四、蓝细菌的生境
五、蓝细菌的代谢
六、蓝细菌的分类
七、蓝细菌与人类及环境的关系
第四节 放线茵
一、放线菌的形态、大小和结构
二、放线菌的菌落形态
三、放线菌的繁殖
四、放线菌的分类
第五节 其他原核微生物
一、立克次氏体
二、支原体
三、衣原体
四、螺旋体
思考题
第三章 真核微生物
第一节 原生动物
一、原生动物的一般特征
二、原生动物的分类及各纲简介
三、原生动物的胞囊
第二节 微型后生动物
一、轮虫
二、线虫
三、寡毛类动物
四、浮游甲壳动物
五、苔藓虫、拟水螅
第三节 藻类
一、藻类的一般特征
二、藻类的分类及各门特征简介
三、藻类的分布及用途
第四节 真菌
一、酵母菌
二、霉菌
三、伞菌
思考题
第四章 微生物的生理
第一节 微生物的酶
一、酶的组成
二、酶蛋白的结构
三、酶的活性中心
四、酶的分类与命名
五、酶的催化特性
六、影响酶促反应速率(或酶活力)的因素
第二节 微生物的营养
一、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
二、微生物的营养物及营养类型
三、碳氮磷比
四、微生物的培养基
五、营养物进入微生物细胞的方式
第三节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一、微生物的生物氧化和产能
二、生物氧化类型与产能代谢
三、3种生物氧化类型比较(以葡萄糖为例)
四、其他代谢途径
五、微生物发光机制与其应用
第四节 微生物的合成代谢
一、产甲烷菌的合成代谢
二、化能自养型微生物的合成代谢
三、光合作用
四、异养微生物的合成代谢
思考题
第五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与生存因子
第一节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一、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的概念
二、研究微生物生长的方法
三、细菌生长曲线在污(废)水生物处理中的应用
四、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方法
第二节 微生物的生存因子
一、温度
二、pH
三、氧化还原电位
四、溶解氧
五、太阳辐射
六、活度与渗透压
七、表面张力
第三节 其他不利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的影响
一、紫外辐射和电离辐射对微生物的影响
……
第六章 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二篇 微生物生态与环境生态工程中的微生物作用
第七章 微生物的生态
第八章 微生物在环境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第九章 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的生态工程及微生物学原理
第十章 污(废)水深度处理和微污染水预处理中的微生物学原理
第十一章 有机固体废物与废气的微生物处理及其微生物群落
第十二章 微生物学新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第三篇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
第十三章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