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军事军事历史/纪实中国近代军事改革

中国近代军事改革

中国近代军事改革

定 价:¥42.00

作 者: 皮明勇
出版社: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中国军事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6555784 出版时间: 2008-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 页数: 400 pages 字数:  

内容简介

  中国近代军事发展史也就是中国的军事近代化历史。这是一部用血和泪铸就的历史,是一部写满屈辱和灾难的历史。这里有近代仁人志士令人感奋的改革激情,但更多的是需要我们认真反省的鲜活素材。面对这段历史,不由得我们不进行深深的沉思。《中国近代军事改革》多侧面、大纵深探析中国近代军事改革问题,着力揭示改革现象背后隐藏的特点规律,寻求超越时空的历史启迪。

作者简介

  皮明勇,1960年生,湖南澧县人。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军事战略研究室主任,大校,研究员,战略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理事,第八届中华全国青联委员。多年从事中国近代军事改革和当代军事战略问题研究,出版有专著一含合著一近二十种,撰写研究报告数十份。在《中国军事科学》、《战略与管理》、《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军事历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图书目录

自序
绪论:让历史昭示未来
(一)近代以来世界军事革命大潮中的中国军事变革
(二)军事革命一般特征和发展规律
(三)必由之路在于改革
(四)中外军事改革的历史启示
(五)关注近代中国,超越近代中国
一、“中体西用”:中国近代军事改革的理论模式
(一)“中体西用”的提出与晚清军事改革的展开
(二)“中体西用”对洋务军事改革的制约
(三)“中体西用”内涵的演变与清末新军编练
(四)余论:两难的选择
二、改革群体:对晚清军事改革者的透视
(一)思想走多远,行动才可走多远
(二)改革既需体制之外的动力,又需体制之上的驾驭
(三)改革离不开爱国激情,更离不开利益驱动和文化激励
三、军事制度:集权与分权,人治与法治
(一)最重要的与最缺乏的
(二)从僵死的集权体制到混乱的分权体制
(三)“治法”的困境与“治人”的迷梦
(四)新军军制与战斗力
(五)跛足而行的军制改革及其严重后果
四、官兵素质:建构近代军事力量的基本要素
(一)官兵素质改造是军事近代化的基础
(二)观念的困惑:从魏源到李鸿章
(三)淮军与日军官兵素质之比较
(四)观念的演进与清末军事教育的发展
(五)新的问题与新的困惑
五、军人地位:军人的经济状况与国家的军队建设
(一)晚清军人的法定收入情况
(二)晚清军人的非法定收人
(三)晚清军人的实际经济状况
(四)晚清军人的社会经济地位
(五)晚清军人经济问题对军队建设的影响
(六)清军衰败与清廷军人经济政策的失当
六、军人安置:军事改革与社会大系统
(一)中国近代军人安置的一般情况
(二)近代军人安置的类型、宗旨、效果及影响
(三)制约中国近代军人安置工作的主要因素
七、集团政治:军事改革中的神秘力量
(一)湘、淮集团势力的发展条件
(二)湘淮集团的组织体制结构特征及其运作机制
(三)集团政治的排他性
(四)集团政治与集团意识
(五)初步的结论
八、从旧桂系看民初集团政治的演变
(一)旧桂系集团政治的主要特征
(二)与湘、淮集团政治的联系和区别
(三)余论:中国传统军事力量的控制机制问题
九、中国传统军事文化观念与近代军事改革
(一)观察军事问题需要文化的视角
(二)中国传统军事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三)半个世纪未能解开的一个结
(四)尚武主义思潮对传统军事文化观念的冲击
十、科举兴衰与中国军事的演变
(一)科举之兴与中国传统军事文化性格的形成
(二)科举废止与传统文疆武界的破除
(三)历史的代价
十一、《武经七书》与中国古典兵学理论体系
(一)《武经七书》所包容的兵学理论体系
(二)《武经七书》理论体系的孕育与形成
(三)《武经七书》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与终结
十二、清代孙子学与中国古典兵学的历史命运
(一)清代孙子学的三个发展阶段及其主要成就
(二)制约清代孙子学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清代孙子学与中国传统兵学体系的终结
十三、清代兵器研制管理制度与军事技术发展的缓滞
(一)鸦片战争时期中英两军武器装备的差距
(二)导致清军武器装备落后的技术和工艺原因
(三)清朝的军事科技管理制度与政策导向
十四、中国近代边疆危机与治边战略
(一)古今之变局,宇宙之危机
(二)缺的是强边固防的新思路
(三)痛失良机的边疆经济开发举措
(四)事与愿违,未解民族、宗教两大结
(五)武力安边,双倍沉重的话题
十五、中国近代国防形势与国防观念的发展
(一)中国近代国防形势的深刻变化
(二)全面的、强烈的国防危机意识
(三)新的国防价值观
(四)以力御力的国防原理论
十六、中国近代国防建设的四大主题及其嬗递
(一)师夷长技以制夷:国防建设科技主题的提出
(二)兵战与商战并举:国防建设经济主题的凸现
(三)军国民主义:国防建设中人的主题的推出
(四)全体性国防论:国防建设综合性主题的确立
十七、晚清“练军”:灰色的历史标本
(一)清廷设立练军的背景和宗旨
(二)混乱的练军制度
(三)各省练军之概况
(四)练军制度的根本缺陷及其历史教训
十八、晚清陆军战术的演变及其特点
(一)八旗绿营战术:墨守祖制成规
(二)湘军战术:传统战术的顶峰
(三)防军、练军战术:新旧并存的过渡体
(四)新军战术:全面模仿德国、日本
(五)余论:战术的发展最终取决于制度的创新
十九、晚清中外海军实力比较
(一)历史的坐标
(二)吨位的比较
(三)航速、火力和装甲防护的比较
(四)正名之外的思考
二十、晚清海军管理与甲午海战
(一)管理落后是清军海战失败的深层原因
(二)甲午战前清海军管理的主要问题
(三)晚清海军管理落后的根源
二十一、海战理论与北洋海军的作战指导失误
(一)甲午战前所引进的西方海军战略战役理论
(二)甲午战前对西方海军战术理论的引进
(三)从海军学术状况看北洋海军作战指导中的问题
二十二、海权论与清末海军建设理论
(一)对西方海权论的介绍和认识
(二)运用海权论探讨中国的海军问题
(三)第一次海权论引进的影响
二十三、曾国藩的战争观、建军和作战理论
(一)“义战”、“慎战”与“尽人谋以听天”的战争观
(二)改弦更张,以勇代兵的建军思想
(三)“自治以制敌”的治军思想
(四)稳慎渐图、主动致胜的作战指导思想
(五)旧时代的“大树”与新时代的“绊脚石”
二十四、李鸿章的军事改革思想
(一)军事改革的基本主张
(二)军事改革主张的主要缺陷
(三)历史决定了李鸿章
(四)李鸿章所给予时代的
二十五、张之洞的“身心性命之学”
(一)张之洞军事思想的发展阶段与特点
(二)积极、理智的军事价值观
(三)作为军事改革基本原则的“中体西用”
(四)军制改革的具体主张及其特点
(五)张之洞军事思想的时代价值
二十六、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的军事文化观
(一)一面主张尚武,一面反对军国主义
(二)民主理念的引入与军事文化观念的突破
(三)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历史声音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