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药的发展史
1.1 定义
1.2 经典前药
1.2.1 重要著作及其论述
1.2.2 理论的进展和成就
1.3 软药和孪药
1.4 从前药到生物利用度控制的进展
1.4.1 重要著作和成就
1.4.2 生物利用度控制及其成就
1.4.3 药物靶向作用及其成就
1.5 前药的新进展
1.5.1 前药的定义
1.5.2 近年来的新进展
参考文献
第2章 药物靶向作用的进展
2.1 组织或器官的靶向药物
2.1.1 肝的靶向药物
2.1.2 脑的靶向系统
2.1.3 肾的靶向药物
2.1.4 结肠的靶向药物
2.1.5 肺的靶向药物
2.1.6 淋巴的靶向药物
2.1.7 癌的靶向药物
2.1.8 病毒的靶向药物
2.1.9 骨的药物传输系统
2.2 大分子前药轭合物
2.2.1 模型和基本原理
2.2.2 载体的类型
2.2.3 聚合物前药的例子
2.3 导向酶的前药系统
2.3.1 抗体-导向酶的前药疗法
2.3.2 基因-导向酶的前药疗法/病毒-导向酶的前药疗法
2.4 药剂学方法和药质体
2.4.1 药剂学方法
2.4.2 药质体
参考文献
第3章 抗生素
1 酞氨西林
2 巴氨西林
3 匹氨西林
4 匹美西林
5 海他西林
6 头孢呋辛酯
第4章 抗肿瘤药
7 氨磷汀
8 笨丁酸氮芥
9 环磷酰胺
10 替莫唑胺
11 紫杉醇
12 多柔比星
第5章 抗病毒药
13 伐昔洛韦
14 缬更昔洛韦
15 泛昔洛韦
第6章 免疫抑制剂
16 硫唑嘌呤
17 霉酚酸酯
第7章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18 依那普利
19 雷米普利
20 群多普利
21 培哚普利
22 喹那普利
23 贝那普利
24 福辛普利
第8章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25 氯沙坦
第9章 羟甲基戊二酰一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
9.1 羟甲基戊二酰一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的作用机理
9.2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的发现
9.3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的作用和临床效果
26 洛伐他汀
27 辛伐他汀
第10章 质子泵抑制剂
28 奥美拉唑
29 兰索拉唑
30 泮托拉唑
31 雷贝拉唑
第11章 抗惊药、抗癫痫药和抗精神病药
32 磷苯妥英
33 奥卡西平
34 奋乃静庚酸酯
35 氟哌噻吨癸酸酯
36 氯哌噻吨癸酸酯
第12章 解热镇痛药和抗炎药
37 阿司匹林
38 丙帕他莫
39 对乙酰氨基酚
40 萘丁美酮
41 巴柳氮
42 奥沙拉秦
第13章 性激素和皮质激素
43 普拉睾酮硫酸钠
44 曲安奈德
45 地塞米松磷酸钠
第14章 作用于神经递质、甲状腺素及其受体的药物
46 班布特罗
47 卡比马唑
第15章 抗凝血药和抗青光眼药
48 氯吡格雷
49 拉坦前列素
中文索引(舒璞)
英文索引(舒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