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批评理论与文学》是对后殖民时期批评理论的发展及其与文学之间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的专著。后殖民批评话语是由理论阐释和文学创作共同构成的,文学与后殖民批评不是两个各自独立的部分,而是一个统一体,后殖民批评话语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对文学作品的批评基础之上的。对西方经典文学作品的重读和解构构成了后殖民批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文学文本的分析和批评乃是后殖民文化批评的基础。约瑟夫·康拉德的小说《黑暗之心》可以视为后殖民批评以文学作为切入点进入后殖民文化批评的最早也是最集中的文学文本。后殖民批评在很大程度上是从对《黑暗的心》的解读开始的。被看作是后殖民批评主要代表作的爱德华-萨义德的《东方学》和阿什克洛夫特等编著的《回述帝国》也都建立在大量的文学文本分析基础上。爱德华·萨义德在《东方学》中运用了大量的文学文本。对这些文学文本的批评构成了爱德华·萨义德后殖民文化批判的主体。爱德华·萨义德在阐述其关于东方学的观点时涉及到的作家有:乔叟、但丁、曼德维尔、莎士比亚、德莱顿、蒲柏、拜伦、维克多·雨果、歌德、福楼拜、菲茨杰拉德、、司各特、夏多布里昂、纪德、内瓦尔等。霍米·巴巴为了说明后殖民时代的现代性对权力的转换不是简单地对一种文化传统内容进行再估价,而是依赖于某种变形的结构,在他的《种族、时间与现代性修订》一文中例举了美国黑人作家托妮·莫莉森的创作。《后殖民:批评理论与文学》的写作也是将后殖民理论和后殖民文学创作作为后殖民话语的共同构成,从后殖民理论的角度解读后殖民文学创作,或从后殖民文学创作的角度来观照后殖民理论,以加深对后殖民理论的进一步理解。《后殖民:批评理论与文学》属于后殖民文学批评实践。后殖民文学批评实践广义上可以指运用后殖民批评话语或批评视角对任何文学作品进行批评,狭义上是指运用后殖民批评话语或批评视角对后殖民文学进行解读。《后殖民:批评理论与文学》是后一种意义上的后殖民文学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