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几年来我对公共管理理论进行研究和对国内外民营化改革关注的结果。2001年,我有幸考人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师从著名行政管理专家王乐夫教授攻读博士学位,这使我有机会在三年的时间里沉浸在公共管理理论与知识的汪洋之中。然而,天性愚讷因而成就无几,光阴荏然只留下对一些问题的片言思索,自己不甘失败,倾力加以梳理,成就这本反映我对公共服务领域民营化改革的思考之作。民营化是实践推动的产物,但决非没有深刻的理论背景。如果没有新公共管理主义的大力影响,西方国家在实践中也许不会那么大范围和深度地推进公共服务民营化改革。因此,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对传统的政府管理产生很大影响。在公共管理理论框架下,公共事务管理已经不是政府一家的事情,它倡导公共事务管理主体多元化,包括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企业乃至个人都成为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强调多元管理主体之间的有效互动以增强管理绩效。在这种背景下,治理理论应运而生,并且逐渐渗透到公共部门管理实践中去,对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政府改革产生影响作用。尽管中国民营化改革的研究目前还是个新领域,但经济学领域已经对该问题有所关注,并且进行初步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这迫使我必须为自己的研究另辟蹊径,于是选择合适的分析路径或者说角度就摆在我的面前。在对现有关于民营化问题研究成果的分析中,我发现学者们更关注民营化的经济效果,相对而言对公共服务的性质、政府的责任较为忽视。这就产生一个问题:如何判断民营化的最终成效,如果有一个最后的标准,那么是什么?从专业背景角度出发,我想到了公共管理与其他管理的根本区别在于公共性,运用公共性理论去分析民营化改革,不失为合适的思路。我也认识到,公共性问题其实是分析或研究公共管理理论的重要工具,它应该被用来分析并解决公共领域内的现实问题。从公共性视角审视民营化改革,充分体现了论著研究的专业特色。这本书是几年来我对公共管理理论进行研究和对国内外民营化改革关注的结果。2001年,我有幸考人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师从著名行政管理专家王乐夫教授攻读博士学位,这使我有机会在三年的时间里沉浸在公共管理理论与知识的汪洋之中。然而,天性愚讷因而成就无几,光阴荏然只留下对一些问题的片言思索,自己不甘失败,倾力加以梳理,成就这本反映我对公共服务领域民营化改革的思考之作。民营化是实践推动的产物,但决非没有深刻的理论背景。如果没有新公共管理主义的大力影响,西方国家在实践中也许不会那么大范围和深度地推进公共服务民营化改革。因此,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对传统的政府管理产生很大影响。在公共管理理论框架下,公共事务管理已经不是政府一家的事情,它倡导公共事务管理主体多元化,包括政府、非政府公共组织、企业乃至个人都成为公共事务的管理者,强调多元管理主体之间的有效互动以增强管理绩效。在这种背景下,治理理论应运而生,并且逐渐渗透到公共部门管理实践中去,对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政府改革产生影响作用。尽管中国民营化改革的研究目前还是个新领域,但经济学领域已经对该问题有所关注,并且进行初步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这迫使我必须为自己的研究另辟蹊径,于是选择合适的分析路径或者说角度就摆在我的面前。在对现有关于民营化问题研究成果的分析中,我发现学者们更关注民营化的经济效果,相对而言对公共服务的性质、政府的责任较为忽视。这就产生一个问题:如何判断民营化的最终成效,如果有一个最后的标准,那么是什么?从专业背景角度出发,我想到了公共管理与其他管理的根本区别在于公共性,运用公共性理论去分析民营化改革,不失为合适的思路。我也认识到,公共性问题其实是分析或研究公共管理理论的重要工具,它应该被用来分析并解决公共领域内的现实问题。从公共性视角审视民营化改革,充分体现了论著研究的专业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