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缘起
第一章 导言:近代日本汉学研究的观点与方法
一、近代日本汉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二、近代·日本·汉学
三、观点与方法
四、概念及意涵
第二章 “汉学”、“儒教”、“孔子教”与“支那学”——由“儒学”的表述论代日本汉学之内涵与特征
一、“儒学”的表述与宗教性论争
二、“儒学”的转型
(一)由古典注释之学到经世济民之学
(二)“宗教”(religion)概念的确立与“汉学”
三、“儒教主义”式的德育
(一)教育与宗教的冲突
(二)日本式“孔子教”的出现
四、“汉学”与“支那学”间的龃龉
五、表述的暖昧性与生产性
第三章 “东洋”、“东亚”、“西洋”与“支那”——近代日本对国家主体性和普遍性的企求
一、“东洋”的复义
二、历史上的“东洋”图像
三、实体或是想象的——“东洋”、“东亚”论
(一)“东洋”论
(二)“东亚”论
四、显在的副题“西洋”与潜在的主题“支那”
五、表层的连续与内在的断裂
第四章 “天道”、“天命”、“王道”与“皇道”——由近代日本天皇政治论德治与血缘的扦格
一、由中央到终端
二、中日帝王的神圣化
三、天皇亲政与“天道”、“天命”论
四、“王道”、“皇道”之乐土:“伪满州国”
五、文化的继承和转化
第五章 井上哲次郎的《敕语衍义》——关于“忠孝”的义理新诠
一、井上哲次郎其人及所撰《敕语衍义》
二、儒家道德论的抬头
三、《敕语衍义》“忠孝”观的特色
四、忠孝难两全——与中国传统君臣、忠孝思想的比较
五、重特殊而轻普遍的思维
第六章 服部字之吉的“孔子教”论——关于“革命”及“国体”说的考察
一、中国的“孔教”、日本的“孔子教”
二、现实的中国和理想的中国
三、“汤武放伐”与“易姓革命”的诠释
四、“国体”说——近代日本的咒缚
五、汉学的实践性
附录一 近代日本汉学的庶民性特征——汉学私塾、汉学社群与民间祭孔活动
一、近代的汉学塾
(一)首都圈的汉学塾
(二)地方的汉学塾
二、汉学社群——以“斯文会”为例
(一)“斯文学会”的成立及其背景
(二)“斯文会”的组织与活动
三、民间祭孔活动
四、近代日本汉学的庶民性特征
附录二 “西洋伦理”与“东洋道德”的交会——由井上哲次郎对“东洋哲学史”的实践谈起
一、关于“日本哲学史”的省思
二、从兰学到英法哲学的移植
三、学院哲学的形成与“东洋哲学史”的提出
四、西洋伦理与东洋道德的融摄
附录三 近代日本汉学思想年表
参考书目
名词索引
人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