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理论方法研究
1.非理性、理性预期和前景理论——金融投资决策行为中的预期理论综述
2.含有汇率的两国动态贸易博弈分析
3.缺失数据下ARMA(1,1)模型的估计方法
4.信用评分模型评价以及保险公司发现利基市场的实证研究
5.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与RBC
6.经济增长理论模型综述及最新进展
7.流通理论对货币数量说的拓展
第二部分 宏观经济研究
8.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计量检验
9.应用局面转移模型对我国2005年经济景气的分析与预测
10.我国利率政策效果的实证检验
11.我国经济增长和居民收入差距的动态关联性
12.个人所得税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计量分析——兼论李嘉图等价定理在我国的适用性
13.人民币汇率的一篮子钉住模型及实证分析:1999~2002
第三部分 财政金融研究
14.沪、深股票市场间的时变波动和相关性——基于五分钟和十五分钟数据的检验
15.股市发展与经济增长互动机制分析
16.我国寿险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比较研究
17.基于非线性协整关系的投机泡沫分析与实证检验
18.动态随机系数模型与货币政策“流动性陷阱”检验
19.我国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适应性的检验
20.我国股票市场资本配置效率——深、沪两市发展非均衡研究
21.社会公众心目中的货币信用期望值的量化分析
22.国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第四部分 企业经济、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研究
23.吉林省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特征及其相关性研究
24.调整经济结构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于Panel-data的实证分析
25.神经动力学模型在信用评级中的应用
26.马尔科夫混合模型在银行动态信用评级中的应用
27.产业集群溢出效应模型分析
28.我国房地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