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战略轰炸的起源
1.1 确定继承者:B-70“曙光女神”
1.2 XB-70A飞行试验
第2章 B-1A:先进的有人驾驶战略飞机
2.1 联合战略轰炸机研究
2.2 B-1A飞行试验
2.3 B-1A飞机描述
第3章 起死回生的B-1B
3.1 巡航导弹载机的研制
3.2 远程作战飞机(LRCA)
3.3 B-1B的飞行试验
3.4 B-1B的生产
3.5 试验计划
3.6 电磁脉冲
3.7 B-1B天线测试
3.8 2000年(Y2K)测试
3.9 支援飞机
3.10 服役
3.11 首次参战
3.12 联盟力量
第4章 技术:结构、系统和武器
4.1 机身
4.2 机组人员座舱
4.3 机翼
4.4 结构模式控制系统
4.5 尾翼操纵面
4.6 发动机
4.7 辅助动力系统
4.8 燃油系统
4.9 起落架系统
4.10 液压系统
4.11 中央综合测试系统
4.12 自动飞行控制系统
4.13 进攻型航空电子系统
4.14 通信和导航设备
4.15 防御型航空电子系统
4.16 消耗性干扰系统
第5章 对任务的重新思考
5.1 事件和事故
5.2 防御型航空电子系统问题
5.3 空军和总审计局决胜负
5.4 常规任务升级计划
5.5 防御系统升级计划
5.6 总结
第6章 核武器和常规武器
6.1 核武器的旋转发射架
6.2 常规武器挂架
6.3 外部挂架
6.4 核武器
6.5 核武器布防
6.6 常规炸弹
6.7 AGM-154联合防区外武器
6.8 AGM-137三军通用防区外攻击导弹
6.9 ACM-158联合空地防区外导弹
6.10 水雷
6.11 练习炸弹
6.12 武器舱辅助油箱
6.13 AGM-86c常规空射巡航导弹(CALCM)
附录A B-1A序列号
附录B B-1B生产序列号
附录C 编年表
附录D 缩写词汇表
附录E 世界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