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从龙溪村家子到美欧洋博士
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的文化追求
第二章 从语言学起步走进学术界
在北京大学期间的教学和学术活动
第三章 随爱国运动波涛前进
在“五卅”到“三·一八”期间
第四章 在“语丝”苗圃里茁长
北京、厦门时期与鲁迅的交往
第五章 第一部散文集,第一个“黄金期”
《翦拂集》与《子见南子》
第六章 从专职教授到专业作家的过渡
初居上海时期的学术生活
第七章 在“论语”旗号下驰骋
《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的创刊及其主旨
第八章 中西融合的“幽默”与“性灵”
30年代前期的文学观念和主张
第九章 从同盟到异途
与鲁迅及左翼文化阵营的相得和疏离
第十章 散文创作的第二个“黄金期”
《我的话》及30年代前期的散文
第十一章 “两脚踏东西文化”迈新步
亦中亦西的生活和《吾国与吾民》的写作
第十二章 走进异国文苑之初
对西方人说东方《生活的艺术》及其他
第十三章 民族正气的颂歌,理想道德的礼赞
为抗战作宣传和《瞬息京华》
第十四章 在神州硝烟弥漫的时日
回国暂居和《风声鹤唳》
第十五章 胜利在望时的大后方之行
再度回国考察经过及反响
第十六章 失意年代的得意之作
《苏东坡传》和弘扬炎黄文化的译著
第十七章 多种追求中的书生本性
制造中文打字机和创作小说《唐人街》
第十八章 跨进二十世纪下半期
《朱门》和50年代初年的译著
第十九章 海外生活道路上的插曲
出任南洋大学校长始末
第二十章 远走欧陆,构想未来
隐居戛纳暨《远景》的创作
第二十一章 冷战炽热年代的行踪和墨迹
两度越洋出访和一部心灵旅程
第二十二章 瑕瑜互见的小说新作
《红牡丹》、《赖柏英》及其他
第二十三章 响亮的晚钟
回归台湾前后的学术生涯
第二十四章 生命和创作的终篇
晚年生活和《八十自叙》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