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文学艺术艺术艺术理论艺术原理新论:大众传媒时代的艺术原理

艺术原理新论:大众传媒时代的艺术原理

艺术原理新论:大众传媒时代的艺术原理

定 价:¥25.00

作 者: 郭勇健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丛编项: 媒体与文艺丛书
标 签: 艺术理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807305385 出版时间: 2008-03-01 包装: 平装
开本: 32 页数: 338 字数:  

内容简介

  综观全书,《艺术原理新论:大众传媒时代的艺术原理》除了在艺术原理的哲学建构上具有非同一般的扎实根基外,另一个明显的优点是艺术感受的真切。我们看勇健的行文,在理论上的抽象论证过程中,每隔几行就有一段极其具体的艺术创作和欣赏的生动案例,或是舞蹈,或是雕塑,或是绘画,或是音乐,或是中国古代诗词,或是小说家言,古今中外都有,以为理论的佐证。这些艺术活动的实例并非拾人现成牙慧,而是渗透着作者自身的体会,因此才能够那么信手拈来,与抽象的理论和概念吻合得那么天衣无缝,把一个高深晦涩的理论问题阐发得淋漓尽致。很早就曾有人提倡,美学文章应该写得“美”,让人读来有一种审美愉快,但通常人们都把这种要求误解成美学文章就是“美文”,即一种单纯抒情性的散文。《艺术原理新论:大众传媒时代的艺术原理》则真正显示了一本美学的著作本身应该具有的美学标准,虽然讲的是深奥的道理,读来却春风扑面,不忍释手,表现了作者在文学和艺术领域中具有深厚的修养和敏锐的领悟。这也是一个优秀的美学家所必备的素质。可以说,一个连基本的行文都缺乏美的要求和感受的人,他的美学理论也注定是枯燥的、干瘪的,是脱离创作和欣赏的实际的。但是,同时具备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强劲的哲学思辨能力的人是极为罕见的,勇健君兼备这两种才能,实在是难能可贵,这与他的天生的聪慧固然有关,但与他后天的勤奋也是分不开的。我为这部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原理新论:大众传媒时代的艺术原理》的产生而庆贺,并祝愿他在振兴我国美学研究的园地里取得越来越大的成就。

作者简介

  郭勇健:1973年10月生于福建省福消市。2003年毕业于东南大学艺术学系,获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厦门大学中文系。已出版著作有:《永恒的偶像——关于雕塑》(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作为艺术的舞蹈——舞蹈美学引论》(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年),《创造的奥秘——李维祀雕塑艺术研究》(岳麓书社,2007年),《我看易中天》(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年)。

图书目录

总序/黄鸣奋
序/邓晓芒
绪论 何谓艺术原理?
第一章 艺术原理回顾
一 模仿论
1.问题与意义
2.物象与意象
3.模仿与再现
二 表现论
1.作者与作品
2.舞蹈与表现
3.情感与形式
三 形式论
1.自治性的理论
2.多样性的统一
3.有意味的形式
第二章 艺术现状描述
一 审美的破产
1.日用品与艺术品
2.四要素与三关系
3.审美价值与艺术价值
二 光韵的消逝
1.艺术价值与膜拜价值
2.艺术品与复制品
三 艺术的终结
1.网络与艺术:经典之死
2.行动与作品:作品之死
3.终曲与序曲
第三章 艺术溯源
一 现象学与意向性
1.回到事情本身
2.意向性理论述要
3.意向性理论运用
二 人与世界
1.存在问题
2.“在之中”
3.“应手性”
4.作品世界
三 技术与艺术
1.技术
2.技艺
3.技巧
第四章 艺术性或艺术因素
一 哲学与艺术
1.开端:惊异感与陌生化
2.方式:论证与直观
3.方式:可能性与假定性
4.目的:真理与艺术
二 科学与艺术
1.理性科学与博物科学
2.技术操作与艺术创造
第五章 艺术创造与艺术家
一 艺术创造过程
1.创造与过程
2.观察与想象
3.同构与脱胎
4.媒介与形象
二 艺术家与艺术品
1.“自我消亡的通道”
2.现象学的作者
第六章 艺术作品及艺术接受
一 势
1.“势”的意义
2.“势”与生命
二 场
1.视域
2.未定域
三 无
1.意向性客体
2.主体间性
3.具体化
4.艺术作品与艺术接受
结语 艺术重返生活
附录 作家朱光潜
一 两幅面孔
二 体验模式
三 文体风格
四 人生体验
五 狗尾续貂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