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查的方式上,司法考试试题具有三个特点:一是理论性不断增强;二是综合性不断增强;三是越来越注重对考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结合这套试题练习而言,准备应考2008年司法考试的考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趋势。一、关注重点复习备考的最大哲学就是把握重点,学会舍弃。虽然近年来的命题出现某些考点分散化的现象,但这些现象还不足以动摇“重者恒重”的基本规律。根据我们这些年的研究发现,司法考试中具有可考性的知识点约占20%,而在所有要考查的1万多个法条中,真正可能考到的法条也只有2000条左右,不到20%。也就是说,这20%的内容占了95%的分数。如果考生注意不到司法考试的这一复习规律,不会抓重点,而是平均用力,则意味着把80%的时间用来复习5%的内容,其结果可想而知。有许多考生勤勤恳恳地复习了多年仍没有通过司法考试,原因之一就在于没有把握重点,复习不彰效果。如果能够主动放弃那5%的非考点,把节省下来的80%的精力,集中力量突破那95%的重点,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收到良好的复习效果。所以,一定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那些最能给自己带来得分的科目和考点上。二、关于新考点的复习应对有些年份,司法考试命题会对一些新考点予以关注甚至重点关注,但也并非年年如此。新增考点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立法和司法解释方面的变化;二是大纲的新增内容;三是所谓的考试当年的社会热点。立法变化对司法考试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司法考试主要就是考法条,法条变了,司法考试试题当然也要随之变化。2008年我国没有什么重要的法律通过,新立法与司法解释的影响很小,但值得注意的是2007年《物权法》在某种意义上仍然属于新法,值得特别的关注。此外,《劳动合同法》、《反垄断法》等经济法部门的新变化也值得注意。三、试题的理论深度、广度在增加近年来,整个司法考试的理论性都有一个缓慢加强的趋势。当然,不同科目的理论性是不同的。民法、刑法、行政法这三大实体法,还有法理学、法制史、宪法学等理论法学,这些科目的理论性要强一些;而商法和经济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三大诉讼法等科目的理论性要弱一些,要是考查法条。在以往的司法考试中,刑法和行政法表现出极强的理论性,出现了不少学术界具有争议、实务中非常重要的一些题目,使得试卷二的难度整体偏大。相对而言,第一卷和第三卷中尽管有不少理论性的科目,但相关试题对理论性内容的考查很有限。但在近年来,民法试题的理论性也有明显增强,不仅出现了大量纯粹考查理论的试题,法条题里面也加大了对理论的考查;其他传统的以法条为主的科目中也增加了对理论考查的内容,比如刑事诉讼法中的证据,商法里面的一些问题等。在2008年的司法考试命题中,理论性会进一步增强,这就要求考生加强对基础理论的掌握。当然,理论性的增强并不能改变司法考试主要考法条的基本特色,所以从应对考试来讲,对理论的复习也不必钻研得太深,以免占用太多时间,从而影响对其他考试内容的全面把握。四、试题的综合性增强司法考试所要考查的内容非常宽泛,而试题数量是非常有限,如何在有限的题目中考查尽可能多的内容,这就对试题的综合性提出了要求。多年来,命题人一直坚持这样的原则:综合知识点的考查优于单一知识点考查。所以,我们能够看到很多试题不是单独考查理论或者法条,而是把这二者结合起来;不是单独考查某一个知识点,而是把相关的、类似的、易混淆的多个知识点综合在一起考查,这就使试题考查理论体系的要求得以体现。考生仅仅掌握某个知识点或者其中的某一方面,很难应对司法考试,所以必须进行深入细致的复习,掌握重要知识点集群的方方面面,弄清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这就要求考生在系统复习之后,还要进行知识点的串联总结的工作。五、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司法考试是法律职业的入门考试,对考生实际应用能力的看重是理所当然的。理想的考试是在法律实务中考查考生应用法律的能力,而在司法考试目前仅仅采取笔试方式的情况下,命题人只能通过题目设计来考查考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虽然在笔试中很难考查考生利用证据还原法律事实的能力,但对考生界定法律问题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还是可以进行一种纸面上的模拟考查。这也正是司法考试试题中案例题占主体的原因(多数的选择题都是案例题)。在考试中,考生要解读题面中的社会问题,一定要首先从中得出出题人想要考查的法律问题,然后才是分析解决这一问题。多数考生仅仅掌握了一些理论和法条,还不能利用理论和法条去分析社会现象,提炼社会现象中的法律问题,当然也就不能分析解决相关的问题,很难做对题目。许多考生反映说,听课时明白,看书时明白,一到做题就糊涂,根本原因就在于法律思维方式和逻辑分析能力存在问题。这就要求考生平常要多做案例分析题,以求提高。法律出版社出版的这套模拟试题以其稳定、可靠的试题质量,一直是广大考生中后期复习自查的首选试题。在以往几年编写经验的基础上,我们总结了2008年司法考试命题的新趋势,使2008年版的“模拟套题”得以进一步完善而更具有实效性。这些变化都是因时而变的成果。最后,建议本书的最佳使用时间在复习第一轮结束时。在这一时间段来做一下这几套试题,对做错的试题仔细反思,举一反三,会有不错的检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