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心简介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创办于1997年,其创立的宗旨在于参照和借鉴国际艺术史研究及学科发展的历史动态和趋向,促进与推动艺术史进入中国综合性大学的学术序列,逐步实现艺术史与综合性大学固有的人文传统及相关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与整合,从而使中国未来的艺术史研究能够在一个符合国际学术规范的学术平台上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中心”创办至今,在香港爱国人士梁洁华女士的资助下,已连续编辑出版了《艺术史研究》(年刊)1—9辑,该杂志以其严谨专业的学术风格及其对国际学术规范的恪守赢得了中外学界的广泛赞誉及好评。并于2005年首批入选“CSSCI来源辑刊”,2007年再度入选。此外,“中心”与国内外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学术联系,多次邀情国内艺术史领域的优秀学者进行短期讲学与学术交流,并先后主办由美国露思基金、富布赖特基金资助的艺术史教育项目。“中心”目前已形成了以著名学者姜伯勤教授为首的、包括校内外多名中青年学者所组成的兼职研究队伍。近年来在敦煌艺术史、祆教美术史、佛教美术、道教艺术及中国古代墓葬艺术等领域取得了令人关注的进展与成果,发表了一批相关论著,如姜伯勤教授的《中国祆教美术史》、李清泉教授的《辽代宣化墓壁画研究》等。二、宗旨自德国哥廷根大学在1813年首设艺术史教授职位,从而使艺术的历史进入学术界的研究事业里,在当今世界几乎所有重要的综合性大学里,艺术史均是为学术赢得盛名的显要专业之一,显而易见,艺术史的人文价值及其与人文学科的密切关系是形成这一学术传统的决定性因素。而在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与观念上的滞后,长期以来,艺术史一直沦为单科类艺术院校的辅助学科,远未能进入综合性大学的学术序列,这种先天的局限必然在很大程度上导致艺术史疏离于主流学术的边缘。有鉴于此,本中心的成立旨在探索和尝试使艺术史重新回归人文传统与学术主流的途径,提倡艺术史研究进入综合性大学的学术视野及与当代人文科学的相互渗透与整合,并在跨学科的基础上一严格的现代学术规范进行艺术史的前沿研究,本中心已于今年分别主编出版专业性的学术杂志《艺术史研究》第一、二辑,引起海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所主办的有关艺术史学术讲座已获得校内外各方人士的好评。三、研究方向目前研究方向集中于中国美术史、佛教艺术考古等几个重要的专题领域。四、本系的成员姜伯勤教授、向群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