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对大学治理进行概念辨析和边界确定的基础上,运用多学科的观点分析探讨大学治理的理论基础,并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大学治理结构沿革的基础上,为我国大学治理组织架构的确立提出政策建议。本书由三部分共12章组成。第一部分为理论框架和概念辨析,包括第1、2章;第二部分为大学治理的理论基础,是从第3章到第8章,在对大学治理进行概念辨析和边界确定的基础上,分别系统分析了大学理念、法人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管家理论和教育消费理论指导下的大学治理的基本观点和治理结构特征,为大学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三部分为大学治理的组织架构,包括第9章到第12章,分别系统分析了西方和我国大学治理结构的历史沿革、特征及其对我国构建现代大学治理结构的建议。本书主要观点和结论如下。(1)大学治理是在大学利益主体多元化以及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的情况下,协调大学各利益相关者的相互关系,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办学效益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它与大学管理是区别显著的两个概念,两者存在着三个时空边界:时间边界、规模边界和制度边界。正确认识和确定两者的边界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2)任何一种大学治理理念和治理结构的形成都是建立在不同的理论基础之上的。本书认为,大学治理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大学理念理论、法人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管家理论和教育消费理论等。根据大学理念理论,大学治理应强调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根据法人理论,大学治理强调大学法人的办学自主权;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大学治理应实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根据委托代理理论,大学治理要重视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根据管家理论,大学治理应当创设一种授权和参与的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管理者的潜能;根据教育消费理论,大学治理应当明确和保护作为教育服务消费者的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在大学治理实践中,应当汲取各理论中的合理成分。(3)西方大学外部治理结构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历史演进过程,相关研究和实践起步较早,并取得了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成果,特别是定位好政府角色,建立政府、大学之间的伙伴关系等方面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由于政治经济体制、文化历史背景的差异,各国大学形成了不同的内部治理结构模式,本书归纳了美国模式、德国模式、英国模式、法国模式和日本模式的主要特点,并归纳出了以美国为代表的学术行政两权分开,互相渗透,各司其职的模式;以法国为代表的学术权力行政权力相分离,以行政权力主导的模式;以英国和德国为代表的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相分离,以学术权力占主导的模式。(4)我国现代大学外部治理结构经历了政府松散管理、集权管理、分权管理再到集权管理的多次变更过程;改革开放后,我国又进行了一系列新的探索。当前我国大学外部治理结构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在政府与大学关系上政府行政干预依然过多,在大学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关系上关系淡漠等。我们需要重新探索大学的外部治理结构,包括政府与大学新型关系的建立;更新资源配置模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引进利益相关者参与大学治理,提倡社会参与等。(5)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大学内部治理结构的权力要素包括以党委为核心的政治权力,以校长为首的行政权力和以教授为主的学术权力。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有过多次变化,但权力结构一直处于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占主导的局面,学术权力一直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我国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应当建立大学内部权责划分的制约机制;实行学院参与型的治理模式;调整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6)对我国大学的院系设置和学科分布情况与西方大学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运用管理跨度理论、知识管理理论和知识创新群理论对院系设置和学科分布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了我国大学在院系设置和学科分布方面存在的不足,认为我国大学应当适当减少学院数量,规范学院设置,提高学院内学科设置的综合性;加强和重视特色学院或特色学科建设;在研究型大学分别设置本科生学院和研究生学院;重视交叉学科项目或研究中心的建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