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前言
1 清洁发展机制产生的国际背景
1.1 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化
1.1.1 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
1.1.2 全球气候变化的基本事实和情景预测
1.2 气候变化谈判和国际公约
1.2.1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的谈判和进程
1.2.2 《京都议定书》的制定和通过
1.2.3 《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的基本规定
1.3 清洁发展机制(CDM)
1.3.1 CDM的意义和技术领域
1.3.2 基本规则和要求
1.4 全球CDM项目开展介绍
2 中国CDM的管理体系和能源领域的有关活动
2.1 中国CDM管理体系
2.1.1 国际公约对缔约方国家的主要要求
2.1.2 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管理体系
2.2 中国气候变化事实及应对方案
2.2.1 中国气候变化的观测事实与趋势
2.2.2 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2.2.3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和重点领域
2.3 中国的能源现状和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
2.3.1 中国的能源现状
2.3.2 中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
2.4 中国水能资源及开发情况
2.5 中国CDM项目开展现状
3 CDM项目开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1 CDM项目的运行周期
3.1.1 项目识别
3.1.2 项目设计
3.1.3 参与国批准
3.1.4 项目审定
3.1.5 项目注册
3.1.6 项目实施、监测与报告
3.1.7 项目减排量的核查与核证
3.1.8 项目减排量的签发
3.2 基准线
3.3 额外性
3.4 项目的边界和泄漏
3.5 监测方法
3.6 小型清洁发展机制项目(SSC CDM)
3.6.1 小型清洁发展机制项目活动的定义
3.6.2 简化的项目设计文件
3.6.3 排放基准线和项目“额外性”
3.6.4 项目确认审核和证实
3.6.5 对打捆项目的特别要求
3.6.6 项目边界和排放泄漏
3.6.7 小型清洁发展机制方法学
3.7 规划型清洁发展机制项目(PCDM)
3.7.1 特殊规定
3.7.2 注册程序
3.7.3 加入CPAs
3.7.4 CERs的签发
3.8 实施水电CDM项目的方法
……
3 CDM项目开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4 水电CDM项目开发常用的方法学和额外性分析
5 开发水电CDM项目的前景和风险分析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