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1.1 东桥设计1936—1986年
2 设计的形成过程
2.1 结构设计
2.2 美术考虑
3 基本调研和设计基准
3.1 综述
3.2 风险分析
3.3 对船舶运输的调研
3.4 通航条件研究
3.5 船撞风险模型
3.6 船舶破坏荷载研究
3.7 船舶对防护岛的碰撞
3.8 可靠度分析:汽车荷载和悬索桥主缆
3.9 风气象
3.10 上部结构气动力学研究
3.11 设计基准
4 下部结构设计
4.1 东桥的地基
4.2 桥墩对船舶碰撞的反应
4.3 桥墩的冲刷防护
4.4 用防护岛保护沉井及桥墩
4.5 主塔
4.6 锚碇
5 引桥上部结构设计
5.1 结构设计
5.2 钢面板与铺装层的结合作用
5.3 引桥的动力行为
6 悬索桥设计
6.1 加劲梁
6.2 主缆系统
6.3 悬索桥风洞试验
7 桥梁附属设施
7.1 桥面铺装
7.2 运营、监控和维护
8 下部结构(混凝土结构)的施工
8.1 总体布置
8.2 制造工场
8.3 混凝土的生产、运输和养护
8.4 预制构件的运送
8.5 在桥位处的施工
8.6 质量保证
9 上部结构(钢结构)的施工
9.1 合同的执行
9.2 钢结构的制造:主要原理
9.2.1 钢材的供应
9.2.2 板件制造
9.2.3 节段组拼
9.2.4 引桥各个跨度的拼装
9.3 钢结构的运送及架设
9.4 主缆工程
9.5 桥面铺装
9.6 支座及伸缩缝
9.7 除湿系统
9.8 调谐调质阻尼器
9.9 锚碇处的液压缓冲装置
9.10 悬索桥的空气动力改进
10 施工进度计划
11 鸣谢
1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