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治疗时间长,并发症多,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三大疑难病之一。对于糖尿病,许多人认为是“富贵病”,是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才产生的一种现代病。殊不知糖尿病是一种古已有之的疾病,中医根据糖尿病的症状——因烦渴而消瘦、多饮、多食、多尿或尿甜(尿糖)、疲乏少力等,称之为“消渴症”或“消渴病”,另外还有消证、渴证、渴利、消瘅等称谓。由此可见,中医治疗糖尿病在我国历史悠久。中医文献和历代医学名家也针对糖尿病的特点,总结出了许多富有成效的经验。早在《黄帝内经》一书中即对糖尿病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并发症、治疗、禁忌等进行了论述,奠定了中医认识糖尿病的理论基础。历代医学大师也据此对糖尿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东汉时的张仲景《金匮要略》设有专篇,唐朝时的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记载了大量治疗的方剂,而且在病因病机认识和饮食禁忌、运动疗法等调护措施方面,也有发展;到宋元时,即奠定了糖尿病中医辨证的基础,清朝以后又把临床分类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并逐渐进入现代中医的分期分型辨证治疗。中医的分期分型辨证治疗,相较于西医,中医针对糖尿病的治疗新近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比如提出了“降血糖也要控制血脂”。由此可见,中医强调“综合治理”,而其治理方法主要是从“食、住、行”中采取疏导与截取并用的治疗方法,使机体同外在的治疗进行互动、共融,通过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的作用,进行辨证治疗,对糖尿病患者副作用小,更利于身体康复。在饮食方面,中医认为糖尿病的萌发与病情的轻重发展与饮食有着必然的联系。唐朝的医学大师孙思邈是世界上最早明确倡导饮食治疗的先驱,他曾提出糖尿病患者“慎者有三:一饮酒、二房事、三咸食及面”,唐王焘还提出了限制米食、肉食及水果等观点。由于食物中所含有的各种营养素、药用成分、食物性能各不相同,使它们具有各自的防病治病的能力,只要恰当选用和搭配,便能发挥良好的疗效,起到降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