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上编和下编两个部分上编主要是对20世纪50年代上海工人的工作环境、物质生活、政治地位做一个简单的介绍,为了便于集中论述,我们选择了一个点,那就是上海第一钢铁厂,上文已经说过,当时钢铁工人是整个工人的象征,颇有代表性。通过对这家工厂工人状况的分析,来看整个工人的工作与生活及其社会环境。下编在材料的运用上,由点到面,扩展到整个上海的工人,主要是运用文化研究理论,对20世纪50年代上海工人生活作进一步深入的文化分析。从1949年建国一直到1980年代以前,“工人”这个名词是中国社会使用频率极多的名词。然而一直到今天,对于当代工人的具体研究还是很少。本书以1950年代,即建国初期的10年为线索,采用文化研究的方法,探寻了在国家意识形态的引导下,上海工人阶级伴随着生活方式的结构性变动,如何利用集体的文化习得,重新构建新的阶级意识,相应地呈现出崭新的行为动机、精神态度、价值信仰的表现,进一步推动社会机制运行的状况。作者将具体的文化现象、文化活动、文化场景,放在独特的中国历史语境下考察,进一步阐释了新的制度、意识形态如何利用话语实践,建构了上海工人群体的生活方式,以及此类生活通过怎样的个人的行动关系、状貌呈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