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陵墓雕塑全集4:两晋南北朝》选录两晋南北朝陵墓雕塑代表作品二百五十六件(组),彩色图版三百帧,分墓表石雕、石墓门及石葬具雕刻、墓内俑像二大类,其中有相当部分为考古新发现,在此首次发表。彩色图版前冠本卷编着者专论两篇,后附图版说明,旨在体现这一时期陵墓雕塑艺术的基本状况。两晋南北朝陵墓雕塑艺术,上承两汉,下启隋唐,既保持本土文化特征,又汲取外来文化因素。历汉末三国薄葬之风后,两晋某些贵族官宦墓前开始列置神道石雕。及至南北朝,帝王陵墓设置神道石雕已成常制。南京附近现存二十余处南朝帝王公卿陵墓神道石雕,构成南北朝陵墓石雕的主体。陕西、河南、河北、山西等地历年发现的北朝帝王公卿陵墓神道石雕的种类配置和造型风格与南朝不尽相同。北朝墓葬出土的石墓门和石棺椁、石棺床或行榻等葬具上的浮雕和缝刻艺术价值甚高,有的明显含有佛教和祆教等外来文化成分。两晋南北朝随葬墓俑可分南北两大系统,在南方,自西晋而历东晋南朝,以南京为中心的长江下游一带始终是墓俑最为集中的地区,但一直保持小俑群的规模。而在北方,从西晋起,历十六国、北魏、东魏北齐和西魏北周,墓俑发展延绵不断,俑群由小而大,至北朝晚期,已拉开隋唐墓俑昌盛时期的序幕。两晋南北朝陵墓雕塑风格并呈,反映了民族大融合时期多彩斑斓的文化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