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法律法律法规诉讼法刑事上诉制度的功能与构造

刑事上诉制度的功能与构造

刑事上诉制度的功能与构造

定 价:¥26.00

作 者: 王超 著
出版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京师刑事法学博士文库
标 签: 司法制度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811390537 出版时间: 2008-04-01 包装: 平装
开本: 大32开 页数: 307 字数:  

内容简介

  《刑事上诉制度的功能与构造》还有一个鲜明的特色就是作者对于西方国家刑事上诉制度的研究,并没有采取“国别报告”或者“资料罗列”的方式,而是采取类型化分析方法,以西方国家刑事上诉制度为背景,对刑事上诉制度的功能与构造问题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例如,作者根据不同的目的,将刑事上诉制度的功能区分为纠纷解决功能与机构性功能两大类:刑事上诉制度的纠纷解决功能包括救济与纠错两个方面,它侧重于私人目的,强调个案的公正;而刑事上诉制度的机构性功能包括监督、解释与创制法律、司法决策以及统一法律适用四个方面,它则侧重于公共目的,强调裁判结果对未来审判的指导和影响,以及法律如何满足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再如,作者根据刑事上诉审查范围的不同,将刑事上诉制度的构造分为事实复审与法律复审两种模式。在此基础上,作者又对两种模式的适用情形、产生原因、基本特征以及优缺点等进行了详细分析。作者以上述理论框架作为分析工具,不仅对中西方刑事上诉制度的功能与构造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行了比较研究,而且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刑事上诉制度的功能与构造在立法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进行了系统分析。这种类型化的分析模式不仅为刑事上诉制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而且对世界各国的刑事上诉制度具有更强的解释能力。

作者简介

  王超,男,河南罗山人。1997年、2003年在华东政法学院分别获得法学学士、硕士学位,2006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本科毕业后曾在青岛市人民检察院工作3年。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讲师。曾在《中外法学》、《法学》、《法商研究》、《中国刑事法杂志》、《政治与法律》、《华东政法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代表著作有《警察作证制度研究》。曾经荣获全国中青年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著作类三等奖、论文类二等奖、三等奖各1次。多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刊物转载。

图书目录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方法与思路
三、本书结构
第一章 刑事上诉制度的功能
 第一节 刑事上诉制度的纠纷解决功能
一、救济功能
二、纠错功能
第二节 刑事上诉制度的机构性功能
一、监督功能
二、解释与创制法律功能
三、司法决策功能
四、统一法律适用功能
第三节 刑事上诉制度的功能比较分析
一、纠纷解决功能与机构性功能之间的关系
二、两大法系刑事上诉制度功能之比较
三、司法等级制度中的刑事上诉制度功能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刑事上诉制度的构造
第一节 刑事上诉制度的构造之一:以审理方式为视角
一、复审制
二、续审制
三、事后审查制
第二节 刑事上诉制度的构造之二:以审查范围为视角
一、事实复审模式
二、法律复审模式
 第三节 刑事上诉制度的构造比较分析
一、两种研究视角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二、刑事第一审程序与刑事第二审程序的构造
三、刑事第二审构造与刑事第三审构造
四、刑事上诉制度的功能与构造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我国刑事上诉制度的功能与构造
 第一节 我国的两审终审制
一、两审终审制的由来及其基本内容
二、两审终审制的构建依据
三、靠不住的补救程序
 第二节 我国刑事上诉制度的功能与构造
一、我国刑事上诉制度的纠纷解决功能
二、我国刑事上诉制度的机构性功能
三、我国刑事上诉制度的构造之一:基于审理方式的分析
四、我国刑事上诉制度的构造之二:基于审查范围的分析
 第三节 我国刑事上诉制度功能的缺陷
  一、过于宽泛的救济范围
  二、难以获益的刑事上诉
  三、事与愿违的自行纠错
  四、疑罪从有的发回重审
 ……
第四章 我国刑事上诉制度改革方案之反思
第五章 司法权视野下的刑事上诉制度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