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学者也有被误解的时候、受攻击的场合,但是我们仍然应当作一个执著的布道者。在讲坛上、在争论中,我也经常性地遭遇少部分人的质疑:魏东的观点基本上体现的是一个犯罪嫌疑人的立场、辩护律师的立场。面对质疑者的疑惑,我同样愕然。第一次第二次我都辩解我表达的是现代刑事法治理性的基本立场,我申明的观点是一个中道的社会人、一个普通老百姓和一个纯粹学者关于刑事法治公正观的希冀;第三次及其以后,我强调这是一种法政治学、一种公正有效治理社会的学术见解,是一种刑法学理论研究中尽最大努力达到学者“对刑法公正观整体感悟的纯洁无私的语言表达”的作文心态,没有掺杂个人私利和盲从。我明白,反对我所吹捧的观点(其实已经成为当下人类共识的刑事法治立场)的人一般都是“有识之士、有为之士”,更多的是屁股还保留在座上客地位之人。为什么出现这种局面呢?为什么反而是有见识的人、有地位的人反对呢?原因虽然可能如前所述,但是我想,探询问题的原因可能已经不重要了。真正需要关心的仍然是我们作为学者的作文心态:做一个坚定的刑事法治理性的布道者,不仅仅是面向大众老百姓,更多的是面向屁股还保留在座上客地位的强势群体,尽最大努力地表达一个中道的社会人、一个普通老百姓和一个纯粹学者关于刑事法治公正观的希冀,始终确保刑法学者的研究和作文都是“对刑法公正观整体感悟的纯洁无私的语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