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原名洪骍,小字嗣穈,字适之。原籍安徽绩溪,生于上海。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史家、作家。早年在上海中国公学读书,接触新学,信奉进化论,参与编辑《竞生旬报》。一九一○年赴美国,先后在康奈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农科和文、史、哲学,师从于实用主义大师杜威。一九一七年七月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在北京大学任教数十年,担任过中文系主任、英文系主任、文学院院长、校长等职务。讲授过中国哲学史、西洋哲学史、中国文学史概要、唐宋思想史等课程。在留学期间,便投稿《新青年》,首先倡导白话文,主张进行文学革新。回国后,参加编辑《新青年》,反对孔教和封建伦理道德,宣传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成为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一九二二年离开《新青年》,主办《努力周报》。[九一八]事变之后创办《独立评论》周刊,积极主张[西化]。一九三八年出任南京国民政府驻美大使。一九四一年回国后任行政院最高政治顾问。一九四六年任北京大学校长。一九四九年移居美国,后回台湾,任[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胡适一生涉猎文学、哲学、史学等多个学科领域,进行过许多开拓性的研究,是中国现代文化的奠基人之一。著有《胡适文存》、《中国哲学史大纲》、《白话文学史》、《胡适文集》、《胡适作品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