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等教育事业迈入大众化发展阶段,目前正处于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转变的历史进程之中。来自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到2007年5月,我国普通高校已达1909所,比去年增加55所,比1998年增长了800余所。可以预见,未来一个时期,随着社会的转型、高等教育市场的不断细分化以及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高涨,高校之间在生源上的竞争、在师资力量、科研上的竞争以及在学生就业等方面的较量的必将愈演愈烈,并基本形成高校间的分化和淘汰格局。为了应对这种激烈的竞争态势,高校亟须加强品牌建设,塑造品牌形象,以巩固和吸引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增强竞争优势。品牌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是指借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的名称、术语、符号、象征或设计及其组合。品牌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塑造形象,存储商誉,品牌信任;提高市场透明度,引导消费,分享市场价值;提高抗风险能力,个性展示,市场认同。在当今信息社会中,许多社会现象被符号化、概念化和抽象化,因而,品牌已不仅仅局限于狭义的商业品牌,还有广义的社会品牌,如城市品牌、高校品牌等。所谓高校品牌,从狭义的角度来看,高校品牌是指学校的名称和可以作为高校名称的标志(校名、校徽等)。从广义的角度来看,高校品牌是高校的名称、标志和为教育消费者提供教育服务,培养教育消费者的各要素(师资、校园文化、教学设施等)的总和,是外延和内涵的统一。可见,品牌代表着高校良好的办学质量,代表某种成功的文化气质,预示学生今后的社会地位,昭示着高校悠久的历史,是高校经年积累的一种优质教育资源,也是事关自身长足发展的一种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