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人生的功课
1. 一个时代的哲学备忘录——读冯契先生《智慧说三篇·导论》
2. “成人”的哲学——邓晓芒教授访谈
3. 生命的尴尬和动力
4. 让思想贯穿人生与现实
5. 活,还是不活——评余华的《活着》
6. 我的优雅生活
7. 在哲学的入口处
8. 知青·人生
第二部分 人格的建构
9. “人格”辨义
10. 再辨“人格”之义——答徐少锦先生
[附]“人格”有道德涵义——与《人格辨义》一文商榷徐少锦
11. 论“五四”人格的自我批判
12. 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两难处境
[附]在语境中理解概念的含义——回应邓晓芒先生陶东风
13. 要有中国语境的现实感
14. 何谓自由知识分子——答胡胜华先生
[附]也谈胡适的身份意识——致邓晓芒先生胡胜华
15. 从《文化偏至论》看鲁迅早期思想的矛盾
16. 作家的根在哪里——从《如焉》的讨论谈起
17. 我的大学
第三部分 人性的镜子
18. 中西美学思想的嬗变与美学方法论的革命邓晓芒易中天
19. 论僧肇的“有”、“无”观
20. 从西方生存论看中国古代辩证法
21. 胡塞尔现象学对中国学术的意义
22. 关于道家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
23. 西方哲学史上的实体主义与非实体主义
24. 东西方四种神话的创世说比较邓晓芒肖书文
25. 《康德〈论永久和平〉的法哲学基础》序
26. 西方伦理精神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