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写意”精神涵量缺失,形式语言贫乏的当代画坛,叶烂却具有突破性的大写意花鸟画。无需一一罗列叶烂的成果,只要指出,在五年一届的全国美术大展中,不论大写意作品多么罕见,叶烂却自1994年起边疆三届入选,分别以《秋塘染霞》《金色池塘》《荷塘月色》登堂入室,这足以表明他的画不同凡响。大写意花鸟作为中国画传统中的一种独特形态,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高难度的艺术形式要求。这一形态直到明代后期花鸟画大师徐渭笔下才见成熟,而后经过八大、“八怪”、任伯年、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刘海粟、陈大羽等人的传承与发扬,艺术积淀愈加丰富厚实。但随之也出现了后继者陈蒸相因,索然无味的状况。叶烂却奇异独出,其秉性执著,天资颖悟,早年受业于陈大羽,得其精义,此后则力追前贤,感悟时代脉搏,长期沉潜于“默耘斋”中,苦苦探索。他曾说:“在绘画艺术领域里探索,就如同在茫茫雪原里行走,合着别人的脚印走固然省力,可留下的只能是别人的印迹。”正是由于他的不懈耕耘,广收博取,终于自出机杼,形成了个性化的大写意花鸟画的现代新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