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文化中国文化宋代《春秋》学与宋型文化

宋代《春秋》学与宋型文化

宋代《春秋》学与宋型文化

定 价:¥48.00

作 者: 李建军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春秋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0469667 出版时间: 2008-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 页数: 498 字数:  

内容简介

  《宋代〈春秋〉学与宋型文化》欲以宋代《春秋》学来管窥中国经学,以宋型文化来锥指华夏文化,以宋代《春秋》学与宋型文化的关系来蠡测中国经学与华夏文化的联结。首先,《宋代学与宋型文化》全面检视宋代《春秋》学文献,并把它们放在宋型文化的大背景下,划分出阶段,勾勒出轮廓,概括出特点,进而将其连缀成一部完整的宋代《春秋》学发展史。其次,《宋代学与宋型文化》跳出经学研究的狭小苑囿,着力于考察宋型文化背景下宋代《春秋》学与政治、史学、理学、文学等多个文化层面的交互渗透的征迹和双向会通的动因。一方面发掘宋型文化中深层次的民族意识,道德精神和学术整合的《春秋》学渊源,寻绎宋代《春秋》学为宋型文化的衍生所起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又追寻宋代《春秋》学的学术路径、学术取向、学术重心、学术范式、学术视野与宋型文化的深层联结,揭示宋型褒庇对宋代《春秋》学的路向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作者简介

  李建军,1974年6月出生于四川大竹,1993年四川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毕业,2001年该校该专业 本科毕业,同年考取该校文学院古典文献学专业研究生,师从万光治先生研习先秦两汉文献与文学,2004年毕业获得硕士学位。硕士毕业当年又考取四川大学文新学院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项楚先生研习唐宋文献与文学,2007年毕业获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台州学院中文系,主要从事中国儒学文献研究,古代文学文献研究。2001年以来,已在《国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宗教学研究》《管子学刊》《孔孟月刊》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图书目录

绪论
 一 概念的梳理:《春秋》学衍生历程的回溯
 二 选题的考量:宋代《春秋》学研究的省思
第一章 宋代《春秋》学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宋代《春秋》学的文化背景
  一 从唐型文化到宋型文化
   (一) 唐宋社会的巨大变迁
   (二) 唐宋文化的范型转换
  二 宋型文化的脉络与结构
   (一) 宋型文化的历史脉络
   (二) 宋型文化的内在结构
 第二节 宋代《春秋》学的演变阶段
  一 创发新义期:北宋前期、中期
  二 借经淑世期:北宋后期、南宋初年
三 经史交融期:南宋前期、中期
(一)时代背景:理学成型,史学兴盛
(二)本期特色:事义会通,经史交融
四 归结守成期:南宋后期、晚期
(一)时代背景:国势衰微,圣学确立
(二)本期特色:踵武前贤,归结守成
第二章 宋代《春秋》学与政治
绪言:《春秋》学与政治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宋代《春秋》经传的政治解读
一 经世视角下的《春秋》经传研究
(一)主要文献:着眼于经世的两宋《春秋》学著述
(二)典型事件:王安石与《春秋》博士的三废三立
二 孙复《春秋尊王发微》的经世思想
(一)尊王思想
(二)攘夷思想
(三)孙复经世思想的历史价值
三 胡安国《胡氏春秋传》的政治本色
(一)内政方面之主张
(二)邦交方面之立场
(三)胡《传》政治本色的历史评判
第二节 宋代《春秋》学对政治生活的浸润渗透
一 以《春秋》议礼
  (一)议宗庙之礼
 (二)议禘袷之礼
  (三)议时享之礼
  (四)议忌日之礼
 (五)议后宫之礼
 二 以《春秋》断事
 三 以《春秋》决狱
 四 用《春秋》尊王黜奸
  (一)用《春秋》尊王
  (二)用《春秋》黜奸
 ……
第三章 宋代《春秋》学与理学
第四章 宋代《春秋》学与文学
第五章 宋代《春秋》学与史学
结论:宋代《春秋》学与宋型文化
附录:宋代《春秋》著述目录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