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中国经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基于广东的实证分析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基于广东的实证分析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基于广东的实证分析

定 价:¥39.00

作 者: 陈瑞莲 等著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丛编项: 地方政府与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丛书
标 签: 区域经济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9702000 出版时间: 2008-08-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419 字数:  

内容简介

  《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基于广东的实证分析》是在实地调查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写成的。作者们都是研究“地方政府与公共管理”问题的专家。他们广泛调查了广东省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和改造“城中村”的经验和教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益的对策建议。这些建议对其他地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陈瑞莲,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地方政府与区域公共管理研究所所长,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行政管理学会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机构编制管理研究会副会长等。主要研究领域为地方政府与区域公共管理。公开出版的著作有《珠江三角洲公共管理模式研究》、《区域公共管理导论》、《区域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等九部,并在《政治学研究》、《中国行政管理》等刊物发表论文八十余篇。

图书目录

前言
上篇 理论反思与政策审视
 第一章 城乡二元结构的理论源流与制度约束
  一 城乡二元结构的理论源流
   (一)国外城乡二元结构理论的缘起和发展
   (二)国内城乡二元结构研究现状
  二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约束与城乡分割
   (一)制度约束
   (二)城乡分割
 第二章 广东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及瓶颈
  一 广东城乡二元结构的现状与问题
   (一)共性问题:“三农”问题突出
   (二)珠三角地区的突出问题
   (三)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的主要问题
  二 广东缓解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基本做法
   (一)总体概况
   (二)广州:稳步推动“城中村”改制和“中心镇”建设
   (三)深圳:实施“同富裕工程”,推进全面城市化
   (四)佛山:组团城市建设下的城乡一体化变革
   (五)兴宁:山区“三化”齐头并举
  三 进一步缓解广东城乡二元结构的困难与瓶颈
   (一)流动人口与农村劳动力素质问题
   (二)失地农民的就业意愿与城市认同问题
   (三)欠发达地区城市化建设资金短缺与配套政策问题
   (四)“村改居”中的利益博弈问题
 第三章 广东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政策评估
  一 广东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基本政策
   (一)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农村发展
   (二)进行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
   (三)鼓励农业产业化经营,完善农业服务体系
   (四)改善农村社会服务,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五)完善农村城市化的政策设计,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
   (六)发展县域经济,改善农村经济环境
   (七)统筹城乡居民就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八)改革户籍制度,降低城市化的门槛
   (九)改革土地管理制度,确保农民的土地权益
   (十)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培育市场流通体系
  二 现行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政策缺陷
   (一)对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认知不足
   (二)政策设计缺乏系统性,资源投入不足
   (三)制度创新力度不够
 第四章 广东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机遇与挑战
  一 广东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面临的机遇
   (一)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
   (二)省政府高度重视,支持力度大
   (三)政府财力雄厚,具备财政条件
   (四)进入工业反哺农业的发展阶段,具备了对农业进行支持和保护的能力
   (五)进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可以有效地转移农村人口
  二 广东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挑战
   (一)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制度挑战
   (二)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其他制约因素
 第五章 国内外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经验与启示
  一 国外统筹城乡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一)发展中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
   (二)发达国家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
   (三)国外统筹城乡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二 国内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模式及经验
   (一)国内统筹城乡发展的若干模式
   (二)基本做法与主要经验
  三 国内外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几点启示
   (一)立足自身实际,注重发挥自身优势
   (二)加大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扶持和保护力度
   (三)坚持走发展中小城镇的道路
   (四)坚持统筹协调,做好规划与管理
   (五)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和照顾农民利益
 第六章 解决广东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一 观念反思
   (一)正确认识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相互关系问题
   (二)正确认识城市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三)理性看待户籍制度与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关系
   (四)重视城镇化过程中物质形态的一体化与文明形态的二元性问题
  二 总体思路
  三 对策建议
   (一)财税体制改革
   (二)农村产权制度创新
   (三)劳动与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四)户籍及其相关配套制度改革
下篇 典型探索与专题研究
 第七章 佛山市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实践探索之一:农村城市化的政策设计
  一 佛山推进农村城市化的政策设计
   (一)统筹城乡建设,加强城市规划对城镇化进程的引导
   (二)改革户籍制度,实施统一的户籍管理
   (三)改革计划生育管理制度,减少城镇化的阻力
   (四)深化征地制度改革,维护失地农民的权益
   (五)统一城乡就业管理制度,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和就业引导机制
   (六)完善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消除城市化进程中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七)实施“村改居”工程,推进“城中村”改造
  二 佛山城市化政策推进中遇到的障碍及原因
   (一)农民对城市化的抗拒
   (二)集体资产难以量化处置
   (三)失地农民的就业困境
   (四)财政资源的约束
   (五)政策的联动性不足,集体行动困难
  三 佛山推进农村城市化的启示
   (一)现有农村城市化政策设计的科学性有待加强
   (二)推进农村的城市化面临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
   (三)政府需要转变职能,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四)地方政府需要正确处理城市化与农业发展的关系
   (五)推进农村的城市化,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第八章 佛山市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实践探索之二:“村改居”
  一 佛山“村改居”的背景分析
   (一)佛山城乡二元结构情况
   (二)佛山“城中村”问题的困扰
   (三)城市化进程中村委会管理模式的困境
  二 佛山“村改居”的政策设计
   (一)佛山“村改居”的基本情况
   (二)佛山“村改居”的具体政策
  三 佛山“村改居”的问题分析
   (一)“村改居”过程中的利益博弈
   (二)佛山“村改居”政策的成效
   (三)佛山“村改居”的困境
  四 科学推进“村改居”的对策思路
   (一)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村改居”工作
   (二)协调“村改居”各主体间的利益关系
   (三)建立有利于“村改居”的制度和政策环境
   (四)推动政府职能社会化,从根本上减轻政府负担
 第九章 佛山市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实践探索之三: 城乡结合部社区管理
  一 佛山城乡结合部社区发展状况与存在问题
   (一)佛山城乡结合部社区分布与主要形式
   (二)佛山城乡结合部社区的主要特征
   (三)佛山城乡结合部社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二 佛山城乡结合部社区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政府职能因素分析
   (一)发展观念偏差
   (二)职能重点偏离
   (三)职能关系不清
   (四)职能方式单一
  三 佛山城乡结合部社区发展中发挥政府职能作用的思路与对策
   (一)树立科学的城市化观念和社区发展观念
   (二)明确政府在城乡结合部社区发展中的角色定位
   (三)把握政府推动城乡结合部社区发展的职能重点
   (四)理顺职能关系,重构职能载体
   (五)转变职能方式,促进社区居民对社区发展的参与
 第十章 佛山市解决城乡二元结构的实践探索之四:顺德农村集体土地管理的改革
  一 顺德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集体土地利用管理的历史与现状
   (一)城市化初步发展时期的农村集体土地利用管理
   (二)城市化快速推进时期农村集体土地利用管理
   (三)城市化水平及质量显著提高阶段的农村集体土地利用管理
  二 顺德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集体土地利用管理的问题分析
   (一)农业用地减少过快,非农建设用地量过大
   (二)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利用效益低
   (三)土地闲置量大,闲置时间较长
   (四)农民的土地权益受损,农村经济发展趋弱
   (五)政府征用地行为不规范,违法用地仍然相当严重
   (六)农民与政府在土地利用上的矛盾较大,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
  三 顺德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集体土地利用管理的对策思考
   (一)调整行政区划,使城市发展的空间布局更加科学
   (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益
   (三)维护并保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土地权益
   (四)保护耕地,保障农业的稳步发展和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
 第十一章 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城中村”改造机制比较研究
  一 问题的缘起
   (一)“城中村”——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的城市独特景观
   (二)珠三角“城中村”改造现状
   (三)“城中村”改造的难点
  二 广州、深圳、珠海的“城中村”改造机制
   (一)广州市“城中村”改造机制
   (二)深圳市“城中村”改造机制
   (三)珠海市“城中村”改造机制
  三 广州、深圳、珠海“城中村”改造机制比较分析
   (一)政府在“城中村”改造中充当的角色不同
   (二)政府和市场的作用不同
   (三)珠海市“城中村”的改造取得成效的原因分析
  四 “城中村”改造比较研究的启示
   (一)历史理性和现实理性相互结合
   (二)让利与共赢有机统一
   (三)政府与市场间的中庸之道
 第十二章 广东省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
  一 广东农村土地流转发展状况分析
   (一)广东农村土地流转的总体情况
   (二)广东农村土地流转的特点
   (三)广东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二 广东农村土地流转的约束机制
   (一)农村土地流转的产权基础
   (二)集体所有制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
   (三)外部环境因素对农村土地流转的约束
  三 促进广东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建议
   (一)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完善土地流转立法
   (二)创造有利于农村土地流转的外部环境
   (三)规范地方政府、村委会等特殊主体行为
   (四)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
附录 广东省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部分文件
 广东省城镇化发展纲要(粤发[2004]7号)
 关于推进城镇化的若干政策意见的通知(粤发[2007]7号)
 广东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办法(草案)(粤府令第[100]号)
 广东省城乡居(村)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办法(粤府令第[52]号)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