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社会科学信息与知识传播财经新闻道:对话美国顶尖财经媒体高层

财经新闻道:对话美国顶尖财经媒体高层

财经新闻道:对话美国顶尖财经媒体高层

定 价:¥25.00

作 者: 庞瑞锋
出版社: 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新闻采访和报道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806527610 出版时间: 2008-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大16开 页数: 175 字数:  

内容简介

  这是一叠零距离了解全球最大资本体与媒体孪生关系的报道,它对全球成长最快、资本裂度最强的中国个人财经新闻的兴起将会推波助澜。和美国财经传媒上百年的历史相比,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财经媒体的出现不过是最近十数年的事。虽然从发展历史、制度环境和价值规范等诸多方面,中关财经媒体存有差异,但是美国主流财经媒体的新的变革、趋势与挑战,比如像深度报道的重要性,或者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的融合等,莫不具有相当大的共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庞瑞锋这本媒体访谈录,勾勒了当下美国主流商业财经媒体的生态图景,和这些美国顶尖的财经传媒人面对面地交流,试图全面记录并解析他们的新闻理念、操作以及商业策略和挑战,兼具认知与启示,非常专业。

作者简介

  庞瑞锋,曾任财经时报记者和南方周末经济部高级记者,2005年秋赴美留学,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Knight-Bagehot 财经新闻奖学金获得者,主修金融和商业,毕业获财经新闻硕士学位。目前在纽约从事金融投资工作。

图书目录

序 零距离观察美国财经传媒 / 刘洲伟
前言
媒体访谈
“华尔街日报不再是一张纯粹的报纸”
——对话华尔街日报发行人高登.克罗维兹
在华尔街日报,我们重点关注大企业,因为它们会撼动市场。如果想了解小企业的信息,可以去华尔街日报网站。在日报的报道标准上,一家公司规模的大小确实很重要。像私募股权基金从事的杠杆收购,一般既会撼动市场,又代表着一定的资本市场趋势,因此成为近期华尔街日报的报道热点。
“永远寻找狗咬人式的新闻”
——对话彭博社总编马修.温克勒 (Matthew Winkler)
在写作上,我们强调使用平实易懂的语言,尽量不用只有内行人才懂的专业术语,把错综复杂的财经新闻,转化为读者易于领会的新闻故事。此外,我们强调叙述事实,少用形容词,不作评论。把事实讲清楚了,读者会自行判断。至于评论,我们有专门的评论专栏作家负责。
“向数码转型是我最重要的工作”
——对话美联社CEO兼总裁 汤姆.克雷 (Tom Curley)
在报道新闻上,我们正在经历的一个深刻变化是,我们从提供新闻粗加工的报道,转而向提供打包式的新闻产品。对于同一题材的新闻,我们能同时提供多种媒体的新闻报道。比如,我们有电视节目主持人,可以自己制做电视新闻节目。
“我们强调简洁清晰的财经报道”
——对话美联社商业主编 凯文.诺贝莱特(Kevin Noblet)
我们不同于彭博社,他们更关注财富,关注金钱,偏重金融领域。我们更关注商业新闻中的个人消费者和个人投资者:这意味着我们常常会站在他们的角度来报道。譬如本周有不少公司宣布解雇职员,切掉某些业务部门——这些公司的做法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将作为我们对这种事件报道的一部分。
“在变化的世界里提高管理水平”
——对话《哈佛商业评论》主编托马斯.斯蒂沃特
作为《哈佛商业评论》主编,你应该有能力对哈佛商学院教授或其他知名学者说,这篇文章写得不够好,并指出为什么不好。这不仅要求主编具备很好的判断力,还要有让专业人士钦服的声誉。即使他们不同意你的观点,也会尊敬你的判断。
“我坚信任何时候人们都不会远离杂志”
——对话《财富》主编安迪.舍沃(Andy Serwer)
我希望能让我们的记者和编辑感觉到,在《财富》杂志工作是一件愉悦的事。他们都是非常聪明的人。如果他们以挣钱为目标的话,他们有些人也许就去了高盛公司。他们选择记者和编辑工作,是因为他们热爱这个职业。所以,我做的第一件事,是尽量让他们能够开心、愉悦地工作。
“我们现在更强调趋势性报道”
——《商业周刊》总编助理克里斯.帕沃
至于接受礼物,我们的规则是,你可以接受一些小礼品,但是不可以接受现金。比如,如果有人请你吃饭,或者在圣诞节时送你一盒巧克力,这是允许的。但是,如果有人帮你支付高级饭店的房费,或者邀请你免费旅游,这是不允许的。再比如,有人送你一支笔,你可以接受。但如果这是一支非常昂贵的笔,那肯定是不行的。我们这样的规定其实很细,目的就是确保《商业周刊》的报道客观公正。
“我们报道金钱的流动”
——对话《机构投资者》主编麦克. 凯罗(Michael Carroll)
我在大学受到的那种解析诗歌的能力,正好可应用于一个全面解构的时代。你可以解构权力,解构金融机构的力量,可以解构人们送到你面前的任何东西。这为人们打破专业背景的限制进入全新的领域,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我们要办一本阅读愉悦的财经杂志”
——对话《投资组合》杂志发行人戴维.凯瑞
我们报道叙述的方式非常个性化。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的写作风格有点像财经版的《纽约客》,即我们强调用故事的语言、而不是新闻语言去叙述一个故事。我们目前已有的作者都是富有经验的老记者。一些大牌作者,包括普利策奖得主和一些知名小说家,也会给我们经常供稿。
“时代是一本伟大的杂志”
——对话时代公司执行主编吉姆.凯利(Jim Kelly)
到目前为止,时代公司旗下的杂志,赚钱最多的是《人物》杂志,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号。你可能认为《财富》杂志也很赚钱,这固然没错。但和《人物》相比,它还是差很多。毕竟关注那些明星人物的人要比关注财经报道的人多得多。
“要对市场风吹草动反应迅速”
——对话《巴荣周刊》执行主编理查德.兰斯科诺(Richard Rescigno)
如果说,整个华尔街日报是支正规军,那我们就是快速反应部队,擅长打小战役,行动灵活,反应很快。我们整个架构只有55名采编人员,包括新闻记者、专栏作家、研究人员在内。在亚洲、欧洲等地区,我们通常由一个人负责整个地区的报道。
“我们是一家新闻公司”
——对话MarketWatch主编大卫.卡洛威(David Callaway)
我们网站95% 的内容是原创,其中网站首页上的内容是100%原创。这一点,我们是和像雅虎、MSN、或AOL财经频道最大的不同。我们坚持做自己的内容,有自己的关注视野,区别于其他报纸内容。只有提供有差异性的内容,才能吸引用户的长期关注……一家网站如果总是依赖别人的信息,没有属于自己的东西,那迟早会要关门大吉。
“原创内容是我们网站的生命力”
——对话TheStreet.com网站主编大卫.莫罗(David Morrow)
我们报道商业和财经新闻,而不仅仅是股市。不过,我们不报道私有公司,因为公众投资者无法对这些公司进行投资。在报道财经新闻时,我们一直强调从投资的视角去报道。
游学所思
在哥大疲于奔命的日子
中美财经媒体:对照与断想
国际传媒趋势与财经记者的知识储备
——在北京大学21世纪经济报道财经奖学金班上讲话
附录
美联社新闻价值和行为规范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