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政治中国政治原则政治,而非利益政治

原则政治,而非利益政治

原则政治,而非利益政治

定 价:¥39.00

作 者: (美)布坎南,(美)康格尔顿 著,张定淮,何志平 译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丛编项: 社科文献精品译库
标 签: 政治理论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9701997 出版时间: 2008-06-01 包装: 平装
开本: 32开 页数: 219 字数:  

内容简介

  对宪政民主的诟病几乎同战争一样贯穿了整个20世纪。时至今日,认为民主无法逃脱“歧视性”命运的人仍不在少数。而《原则政治,而非利益政治-通向非歧视性民主》可看做近年来为解决“歧视性民主”问题的重大理论尝试。《原则政治,而非利益政治-通向非歧视性民主》在理论构建上适时引入罗尔斯的“无知之幕”和海萨尼的“不确定性”两个技术元素。前者消除了制定政治正义原则时,为己谋私的利益博弈格局;后者则消除了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利益不对称。《原则政治,而非利益政治-通向非歧视性民主》认为,普遍性原则应该成为立宪的根本原则,唯有在宪政层面上贯彻这一原则,才能避免多数人通过合法的民主程序剥夺少数人的利益。

作者简介

  詹姆斯·M.布坎南,美国哈里斯大学教授,乔治·梅森大学公共选择研究中心总顾问,经济学诺贝尔奖金获得者(1986)。罗杰·D﹒康格尔顿,经济学教授,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公共选择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

图书目录

译者序
前言
鸣谢
第一部分 导论
 第一章 普遍性原则,法律与政治
  一 规则是由人发现的还是人为制定的
  二 无知之幕的运用
  三 法律之下的平等
  四 法律中普遍性原则的效能
  五 法律与社会目标
  六 政治中趋向普遍性原则
第二部分 分析
 第二章 多数主义民主
  一 契约主义的基础:作为交换的政治
  二 契约遭到破坏:作为强占物的政治
  三 政治选择的目标
  四 选择对象的内生性
  五 简化的图解
  六 政治是否有必要是正集合
 第三章 消除非对角线
  一 多数主义轮换的必要性
  二 非对角线上的不对称
  三 寻租与非对角线
  四 人与人之间有价产品的区别
  五 对角线制约下的多数稳定
  六 存在偏好差异背景下的普遍性原则的政治效率
 第四章 扩展讨论
  一 集体行为的基础
  二 对称性的含义
  三 宪政化作为普遍性原则
  四 普遍性原则与集体行为的正当性
 第五章 普遍性原则与政治议程
  一 作为范例的政治
  二 非自然的普遍性
  三 公共性的神话
  四 政治抉择的创造性
  五 宪法性企业行为
第三部分 应用
 引言
 第六章 普遍性与外部性
  一 公共土地的积极与消极管理问题:一点题外话
  二 以环境法规为例证
  三 多数党轮执与对等外部性管制中的普遍性
  四 多数党轮执与非对等外部性集体化中的普遍性
  五 普遍性与产权的发展
  六 政治无效率的存在
  七 代际及序列外部性
  八 结论:外部性与政治失效
 第七章 市场限制与普遍性标准
  一 对内部(国内)贸易的政治干预
  二 对外部(对外)贸易的政治干预
  三 普遍性原则制约的应用
  附论 最惠国条款
 第八章 普遍征税的政治效率
  一 不同政权下的税收效率
  二 多数民主
  三 效率的含义
  四 税收普遍性的含义
  五 结论
 第九章 赤字财政与时段性歧视
  一 赤字财政与时段性普遍原则
  二 普遍原则与李嘉图一巴罗的债务中立原理
  三 公债、公有资本与普遍性原则
  四 赤字财政与宪法上的普遍性标准
  五 债务偿还与普遍性原则的标准
  六 结论
 第十章 普遍性原则与公共服务的提供
  一 普遍性与政府服务的分配
  二 公共服务生产的分配方面
  三 普遍性与公共服务的生产效率
  四 政治效率与公共物品的资助
  五 结论与总结
 第十一章 普遍性原则与再分配
  一 支付转移
  二 程式化中间选民模式中再分配的范围
  三 来自要求实行非普遍性原则的压力
  四 公共和个人对支付转移的需求
  五 对老年人实行的总财政转移支付
  六 对其他目标群体的转移支付
  七 提供实物或进行补贴的特殊服务
  八 宪法性财政歧视中存在的一些困难
  九 结论
 第十二章 一致性缺失的普遍性:社会保险
  一 统计的一致性:保险和彩票
  二 普遍性与社会保险
  三 国家扶持的竞争
  四 犯罪和惩罚的随机成分
  五 结论:统计的一致性和宪政抉择
 第十三章 一致性缺失的普遍性:联邦主义
  一 此地的同质性不一定需要彼地的同质性
  二 普遍性与机动性
  三 联邦主义和一致性服务水平的根源
  四 结论:联邦制度作为目标服务的主要手段
第四部分 前景
 第十四章 宪法秩序的政治构架
  一 最低限度的但具歧视性的多数主义民主
  二 最大限度但不具歧视性的多数主义民主
  三 有限普遍性原则:受约束但又较为宽松的政治
  四 对政治秩序的非契约论解释中的普遍性原则
  五 21世纪的政治经济
参考文献
中外译名对照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