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法律法律知识读物中国高端访问拾贰:伴随中国法治进程的13种声音

中国高端访问拾贰:伴随中国法治进程的13种声音

中国高端访问拾贰:伴随中国法治进程的13种声音

定 价:¥32.80

作 者: 余玮,吴志菲 著
出版社: 经济日报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传记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801807960 出版时间: 2008-05-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65 字数:  

内容简介

  1997年9月,“依法治国”作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首次出现在十五大报告中,标志着中共执政方式的根本转变,成为新中国民主法治建设一个新的里程碑。10年后,2007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会场上声如洪钟:“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回首十年,从“法制”到“法治”一字之易背后有哪些内情?如何评价中国法冶建设的得失?什么是中国特色的法治经验?中国未来的法治蓝图又该如何设计?且听知名的法学理论家与卓越的依法治国实践者的有关盘点。尽管他们所见证的中国法治在记忆中不尽是甜美的片断,但共同感受到法治的阳光正暖暖地照耀着巾华民族复兴、社会和谐的前程。法治建设已成为惠及中国人民的伟大工程,唯其伟大,才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需要一代代继续努力推进依法治国的历史进程……

作者简介

  余玮,原名新伟,笔名愚公,湖北赤壁人,中共党员,作家、诗人、资深记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在新闻出版界有“红色传记作家”与“高端人物的解密者”之誉。先后毕业于黄石理工学院和湖北大学,曾供职新华通讯社、中华英才半月刊社、中华儿女报刊社等中央新闻单位。出版有《世纪小平》、《魅力陈云》、《敦厚朱德》和《红舞台下的凡人邓小平》、《邓小平的最后二十年》、《中南海大讲堂》、《出入中南海的高层智囊》等45部(卷),在《人民日报》与《家庭》、《新华文摘》、《读者》等500多家媒体刊播或被转载各类作品4000多篇,并有作品收入中学《语文》课本,共计1500多万字。其中《敦厚朱德》被中宣部与新闻出版总署确定为建军80周年重点图书,《荣归——解密香港回归的前前后后》被中国作协确定为2007年重点扶持作品。出席过2007年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

图书目录

韩德培:用世纪生命丈量中国法制进程
“中国当代法学10人”中唯一存世者曾挽回上亿美元的损失
太平天国军人之后留洋到哈佛
如皋之子从哈佛“落户”珞珈山后,曾两次被戴上“右派”帽子
党龄只有20多年,与党结缘却超过70年
读书、带学生是他的晚年生活两部曲
马克昌:为民请愿的大律师
背着“右派”的黑锅20余年,却在日后为造反主犯辩护
情与法的两难选择中正视人权
呼吁死刑制度改革,一次次请求刀下留人
一代宗师为民请愿,新的生命从80岁开始
高铭暄:“法”门子弟成为刑法斗的“法门”
风雨人生与刑法典诞生的曲折历程几乎同步
在分歧和争论中高瞻远瞩
“法”门子弟吃上刑法学这碗饭
细述死刑适用的必要性与慎重性和职务犯罪的刑法对策
新中国首位刑法学博士与首位国际刑法学博士背后的倾注
江平:我只坐在真理和法律这边
亲历《物权法》酝酿到出台的艰难历程
民法专家直面质疑而条分缕析《物权法》
怀揣“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信念参与构建中国民法大厦
从“抢白旗”到“抢”回一顶“右派”帽子
诸多头衔中最爱的却是被人称为“江老师”
在法学前沿呐喊的法学活动家
夏家骏:“布衣常委”是顶沉重的桂冠
百姓的法律顾问:我没有特权,只有胆量
湘西孤儿:周总理亲自过问办理我的进京户口
长了两个胆的人:“成克杰案”是我开的头一炮
苦行僧:享受部级待遇的他,为省手机费发短信摁肿了大拇指
大杂家:走遍全国习字著书是他所期待的退休生活
李龙:寒窗·铁窗·冷板凳
苦苦追索而凝聚人本法律观
人权、法治与宪政理论研究的突破
研究无罪推理原理而自己却“无罪”入狱20年
依法据理从黄泉路上拽回14条人命的法学家孜孜
以求法理学体系的重构
单声:让“反分法”从“单声”独奏到多音交响
感受总理魅力。当面进言法理遏“独”
“反分法”是“统一法”的前奏,从一枚硬币看其两面
父亲的大义气节与母亲的宽厚勤劳。对当年的法学博士影响至深
殷殷伉俪情与拳拳赤子心,把爱泽及小家与大家
站在给中央领导讲宪法的最高讲台上
揭开亲历54制宪全过程的密码箱
激情回忆现行宪法诞生历程
踩着时代的鼓点修宪
三次得到小平同志亲切会见
让法治的种子深入亿万人的心田
周叶中:为中央领导首讲宪法
说法:为中央领导首讲宪法
法力:为中央开风气之先叫好
法术:普法“播种机”的1200多场讲座打动大江南北
法宝:年轻学者“三级跳”的奥秘所在
法门:为了没有遗憾而付出的背后
法眼:力主用“宪法思维”执政
曹思源:出入红墙的“破产”专家
“小作家”“玩”起了政治
“早熟”的“推销员”“兜售”另类思想
“曹破产”更是“曹大胆”
无“官”一身也不轻
不满足于只当“曹破产”
许传玺:其实很会“算账”的海归
“外交智囊”尽显学者本色
关注和研究“人”是最大的兴趣
200万vs6万背后的牺牲与奉献
张月姣:WTO有了中国声音
WTO中国首任法官的任命路一波三折
被江总书记誉为“工作狂”的Madam张
“超级大使”甘当中国企业的义务“推销员”
WTO贸易争端时有中国人拿起神圣的法槌
史久镛:国际法院里法袍发黄皮肤人
“史氏三杰”之一曾是“洋打工”族的一员
在异域每一次感受到扬眉吐气的自豪
见证中英香港问题谈判的全过程
一个“法”字写遍人生历程
附录:我眼中的《中国高端访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