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中国经济先行一步:改革中的广东

先行一步:改革中的广东

先行一步:改革中的广东

定 价:¥49.80

作 者: (美)傅高义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丛编项: 傅高义中国研究译丛
标 签: 区域经济

ISBN: 9787218057590 出版时间: 2008-06-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389 字数:  

内容简介

  《先行一步:改革中的广东》考察了1978~1988年十年间在改革前沿广东所发生和开创的重大事件,由此引领中国推动改革和对外开放。广东所取得的成就在这里被清楚地记录下来。由于绵延于中国东南沿海,紧邻香港,广东是中国发展最快和最令人羡慕的地方。广东这个与法国差不多大小的地方,变成了停滞的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制度改革的极具魔力的试验场。由于邓小平允许这个地方重新睁眼看世界,并且比中国和社会主义世界的其他地方“先行一步”,率先实行新的政治经济政策,改革在十年前开始实行。新的策略为什么会发生?在改革的头十年中,广东各地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傅高义—一对亚洲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最广泛影响的观察家之一——重返广东进行了为期8个月的田野调查,广东正是他那本获奖书《共产主义下的广州》(哈佛大学出版社)一书的主题。作为应邀对中国一个省份进行如此广泛访问的第一个西方学者,傅高义几乎走遍了广东的每一个市县,进行了数百次访谈,真实地描述了后毛泽东时代改革起了怎样的作用。其成果是关于这个处于社会主义改革前沿地区的一项丰富、详尽、深入的研究。《先行一步》是一部开拓性的著作,其对广东这条仿效韩国、台湾地区发展道路的社会主义“小龙”所做出的详尽报道是无可比拟的。傅高义描绘了一幅广东加速发展的生动图景,宏观地审视了这个特殊的经济区:珠江三角洲、广州、包括海南在内的较边远地区。他研究了企业家群体和无所不在的中国关系学传统的作用,在这个传统里面官员的朋友和亲戚会得到优待。他还考察了开放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并将广东放在东亚新兴经济区的背景当中加以考察。

作者简介

  (美)傅高义(EZRAF.VOGEL)1930年7月出生。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中心前主任,社会学家,精通中文和日文,被认为是美国唯一位对中日两国事务都精通的学者,在哈佛大学享有“中国先生”的美称。他自20世纪60年代始,对我国广东社会经济情况进行考察和研究。撰有《共产主义下的广州:一个省会的规划与政治(1949—1968)》、《先行一步:改革中的广东》等著作。傅高义教授目前列中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邓小平时代,是《邓小平震撼世界》的编者。傅高义教授还著有《日本的新中产阶级》、《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日本仍是第一吗?》等日本研究的书籍,被认为是当代美国日本研究的第一人。当20世纪80年代末中美关系处于艰难时期,傅高义教授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有利于美国的利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敦促美国政府恢复和中国的往来。他对中国全面客观的分析有助于美国社会化解对中国的偏见和敌视态度。

图书目录

第二版前言/1
第一版前言/1
导言:广东省的实地调查/1
壹 变革之风
第一章 “文化大革命”:灾难激发了对改革的渴望/3
广东的“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6
1978年的起跑线/2D
对变革的渴望/25
第二章 香港:外界的成就促成了改革的产生/27
1950年,香港失去了内地市场/28
50年代和60年代制造业的发展/37
共同城市文化的出现(1967—1975年)/35
国际城市/39
广东重新对外开放/42
南风吹进广东省/45
新的贸易中心角色和新工人/48
1997年的阴影/51
双向的预先适应社会/54
第三章 改革的十年/57
给予广东和福建“特殊政策”/67
广东改革的开始/66
改革的成就/70
机会之窗/98
贰 变革的模式
第四章 经济特区:新体制的试验/103
深圳经济特区/106
珠海经济特区/121
汕头经济特区/130
第五章 小珠江三角洲各县:灵活机动的地方积极性/133
小珠江三角洲的重新开放/136
杖产品市场/137
乡镇工业/141
出口加工业/145
城市总体现代化/150
大型现代化工厂/151
变革的层次/159
第六章 广州:老省会的重建/163
接待海外旅客,扩建旅游设施/166
振兴广州的商业/168
重建广州及其工业/172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175
促进广州郊县的发展/178
第七章 地区首府:变革的前哨/182
运输业和市场的扩大/182
政府指导下的发展/184
地区发展的七个中心/185
专区首府:从农业到商业和工业/204
从专区到中心城市行政区/205
第八章 山区县份:向山上发展/208
农村改革、分地和植树造林/211
山区市场的发展/275
收入的新来源及其局限/278
扶贫计划(1987—1989年)/223
第九章 海南岛:加速发展的边陲/227
1950年以前的边陲/228
橡胶、垦荒和国营农场/229
改革前的黎族和苗族/236
建立基础设施/237
海南汽车事件(1984—1985年)/240
国营农场的农工、技术进步和市场/243
农民和以生产为动力的市场(1983—1988年)/246
早期改革影响不到的地方:少数民族/249
三亚旅游业/251
海南省:目标宏伟、障碍重重/253
叁 变革的推动者
第十章 创业者:党政创业者、企业创业者和个体创业者/259
老一辈的党政创业者/260
企业创业者/262
小商户:受保护的个体创业者/272
失败的因素/277
创业性质的日趋成熟/278
第十一章 外贸改革/287
摆脱“文化大革命”的困境/282
1978—1980年的繁荣时期/289
停滞和滑坡(1981—1984年)/300
第二次改革之风(1985—1988年)/3D9
广东外贸的未来展望/379
肆 变革的前景
第十二章 处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之间的过渡社会/329
从细胞型社会到商品社会/329
雇用形式与生活方式/337
农民进城做工和细胞型社会结构权威的削弱/337
“关系”与不完善的动态市场/338
腐化:“看门人”和缺乏耐心的消费者/347
对未来指导方针的建议/344
第十三章 广东—香港地区的起飞/355
日本、台湾(地区)和韩国的起飞/355
广东起飞的特点/362
粤港地区的出现/368
广东改革的影响超越国界/377
先行一大步/373
附录/375
第一版译后记/387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