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晚年生活凄苦,却穷尽毕生精力创造出一个含蓄深沉、博大精深的艺术世界。《红楼梦》原名《石头记》,又名《金陵十二钗》、《金玉缘》,基本定稿为八十回,后四十回为高鄂续写,曾以手抄本流传世间。1791年由程伟元、高鄂第一次以活字版印刷出版。全书运用虚实结合的笔法,借一块通灵宝玉之口,讲述其在“温柔富贵”之乡的所历所闻,为读者展示出一幅封建社会贵族世家兴衰的壮丽画卷。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之间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表现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盛转衰的方方面面,将封建官场的政治争斗、奢华骄逸的贵族生活、工于心计的人情世故、真挚纯洁的情感以及刚刚萌芽的民主反抗思想等展现无遗,将整个社会生活高度浓缩于一个钟鸣鼎食的诗礼之家,提示了封建社会末期渐趋衰亡的社会真实内幕,并且表现出要求个性解放的民主精神以及对腐朽的封建制度的不满。《红楼梦》在人物形象的塑造力方面令世人叹为观止。在曹雪芹的笔下,上到封建官僚,下到丫头奴才,几乎每一个人物都以其鲜明的个性出现在读者面前。多情又叛逆的富贵公子贾宝玉,脆弱敏感而富有才情的林黛玉,贤良而世故的淑女典范薛宝钗,泼辣狠毒又八面玲珑的王熙凤,聪明伶俐、富有反抗精神的晴雯,刚烈不屈的尤三姐,等等,都通过日常生活中的言语、细节及相互间的矛盾一一铺陈出来,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与纷繁复杂的社会关系在作者笔下繁而不乱,多而不冗,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将这一切自然逼真地呈现在后人眼前,令人读来回味悠长。《红楼梦》采用古代白话文语言,叙事简洁纯净,人物语言又通俗灵活,描写时多彩逼真,渲染时又传神而恰到好处。书中诗词歌赋的运用对于情节的展开、人物的塑造、环境的烘托以及主旨的升华都起到重要作用,在文学方面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