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
第一节 审美文化的概念、对象、范围和方法
一、审美文化研究的对象
二、审美文化研究的范围
三、审美文化研究的方法
第二节 “中和”是中华审美文化的根本精神和优良传统
一、“和”的起源
二、“中和”的发展
三、中华审美文化与西方审美文化
第三节 中华审美文化的基本特征
一、儒、道、佛(禅)互补,三教合流
二、文、史、哲的交融,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三、中华文化的泛审美化,伦理性与审美性的融合
第一章 来自远古时代的审美信息——史前石器、陶器和玉器
第一节 在石头中孕育的美感
一、摸索——旧石器时代感官经验的累积
二、朦胧——审美意识的萌动和宗教意识的出现
第二节 用泥土塑造美
一、实用与审美——造型与彩饰
二、写实与抽象——纹样
第三节 史前玉器闪烁出的美
一、美饰一一饰玉的审美功能
二、象征——礼玉和葬玉的象征意义
第二章 神秘的幻想,信仰的世界——原始图腾、巫术和神话
第一节 一个信仰的世界
一、原始宗教信仰的组成
二、崇拜母题
第二节 文化精神的走向
一、人的觉醒与神的缺失
二、文化精神与神话意识
第三节 艺术成长之源
一、情感、想象与意志——原始审美心理的构成
二、艺术形态与文化原型
第三章 文明之光照耀着美——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一节 青铜时代
一、从礼器到工艺品
二、巫术之美与理性之美
第二节 甲骨文字
一、记录与表达——文字符号的功能美
二、线与美——书法艺术美的肇始
第四章 易、礼与乐
第一节 太极图的和与美
一、中华和谐美第一图
二、古朴的形象,直观的辩证哲学
三、古太极图的创造与发展
第二节 《易经》的阴阳之和
一、《易经》——中华文化的智慧之源
二、象、数与理
三、“保和大和,乃利贞”
四、“观其象,而玩其辞”
第三节 礼的乐化
一、奉神人之礼
二、礼仪的类型与功能
三、礼的乐化
第四节 乐的繁荣
一、乐舞的时代孕育了乐舞的美学
二、偏于抒情表现的乐
三、“礼节 民心,乐和民声”
四、东方的《乐记》和西方的《诗学》
第五章 孔子、孟子与荀子
第一节 孔子的仁、和、美
一、孔子与《论语》
二、以仁释礼,“仁者,爱人”
三、以和为美,尽善尽美
四、“大哉,孔子!”
第二节 孟子的“充实之为美”
一、孟子与《孟子》
二、“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
三、“我岂好辩也”
第三节 荀子的“性无伪而不能自美”
一、荀子与《苟子》
二、“性无伪而不能自美”
三、理融于象,道隐于事
第六章 老子和庄子
第一节 老子的无为
一、老子与《老子》
二、“无状之状、无物(象)之象”的道
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四、诗体哲学
第二节 庄子的逍遥
一、庄子与《庄子》
二、庄子对老子的道的发挥
三、“道”的绝对与“己”、“物”的相对
四、“逍遥游”的审美境界
第七章 《诗经》和楚辞
第一节 《诗经》的艺术原则
一、《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二、“和”的精神
三、赋、比、兴
四、“《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五、“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第二节 楚辞的美学精神
一、屈原——我国第一位伟大的诗人
二、从娱神、疑神到敬人、颂人
三、楚辞的美学精神
四、楚辞与《诗经》美学精神的差异与融合
第八章 《淮南子》和董仲舒
第一节 《淮南子》的“心和欲得则乐”
一、《淮南子》其书
二、大道、人人、大优游
三、“天地之气,莫大于和”
四、“心和欲得则乐”
第二节 董仲舒的“大一统”和“天人合一”
一、经学群儒之首,汉代之孔子
二、“大一统”与“天人合一”
三、“和”的普遍性与“不和之和”
四、礼、乐的分化与审美的自觉
第九章 秦兵马俑、汉画像石和汉赋
第一节 秦兵马俑“虎视何雄哉”的时代风貌
一、震惊世界的发现
二、千人千面的逼真、写实
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时代风貌
第二节 汉画像石与画像砖的审美特征
一、绘画与雕刻融合的审美艺术
二、兴于汉,盛于汉,亡于汉的两汉艺术
三、周、秦与殷、楚审美文化浇灌的一朵奇葩
第三节 汉赋“莫我大也”的大汉雄风
一、两汉语言艺术的代表
二、“赋者,铺也;铺采摘文,体物写志也”
三、“莫我大也”的时代精神
四、“含和而吐气”与“盛哉乎斯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