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教育/教材/教辅考试建筑工程类职称考试理论实践探索:城市规划建设文集

理论实践探索:城市规划建设文集

理论实践探索:城市规划建设文集

定 价:¥168.00

作 者: 张绍樑
出版社: 同济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60834405 出版时间: 2008-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 页数: 622 字数:  

内容简介

  本书的内容以上海为基础,也涉及到上海周边地区、长江三角洲,甚至全国。这些文稿在反映战略导向、方针政策、思想观念、功能整合、管理方法、机制体制、实例分析等方面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 “如何把城市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如何营建一个宜人、高效、有特色的城市”,几十年来,始终是我魂牵梦萦的课题。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体会到,要建设好一个城市,必须具备多种学科知识,于是促使我边工作、边观察、边思考。

作者简介

  张绍糅,1932年生,上海市人。1955年同济大学建筑系城市建设与经营专业毕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任第四届中国建筑学会城市规划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一届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常务理事、第三届上海市科协高级顾间委员会委员、第一届金经昌城市规划教育基金会会长。现任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城市科学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科技委顾间、上海市城市规划协(学)会顾间、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校友联谊会第一届理事会名誉会长。 1955至1978年间,在北京国家城建部、建工部、国家建委所属城市规划局、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所)工作;1978至1983年.在上海市城市规划办公室(设计院)任室主任、副总工程师;1983至1993年,曾在上海市建设委员会、上海市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委员会任副主任并兼任过止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局长;1993至1998年,任人民政协上海市委员会第八届常务委员兼城市建设委员会主任;1998至2007年.任人民政协上海市委员会第九届、第十届人口资源环境建设委员会会员。 在生持、参加规划、建设、管理的设计、研究项目中,作为第一得奖人的十几个奖项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上海市优秀设计一等奖、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一等奖共4项,在发表的8d多篇文章中,有多篇获优秀论文奖。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城市发展、城市现代化
浅谈大城市规划建设中几个问题
(1981年6月)
有关上海城市性质及发展方向的探讨
(1981年8月)
迎接新技术革命,逐步实现城市现代化
(1985年4月)
开发浦东——建设世界?流新市区
(1988年5月)
从“城市概念”谈“浦东”开发
(1992年4月)
上海创建国际大都市的若干举措
(1997年3月)
经济社会发展应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1997年11月)
对加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一些认识
(1997年11月)
抓住“2010年世博会”机遇,加快上海城市发展
(2004年3月)
上海城市建设中的人居环境信息化
(2005年9月)
城市建设应向建筑要节能
(2006年5月)
对上海城乡发展值得关注和探索的一些问题
(2006年6月)
统筹兼顾,推动上海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007年5月)
建设崇明现代化生态岛区
(2007年5月)

第二部分城市规划、布局结构
有关大城市布局结构的几点看法
(1982年2月)
上海城市规划工作的演变
(1984年6月)
对上海群体组合城市布局的一些认识
(1985年5月)
上海城市规划简释
(1988年5月)
提高应变能力,促进经济发展
(1992年5月)
上海城市总体布局的完善与发展
(1992年8月)
80年代上海浦东地区开发的规划储备
(1999年11月)
对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我国城市规划管理制度的思考
(2005年12月)
上海城市规划引领节约型城市建设
(2006年5月)
对完善上海城市规划编制体系的几点建议
(2006年8月)
上海城市空间结构探索
(2006年9月)
促进上海城市规划推动“和谐社会发展”
(2006年12月)

第三部分旧区改造、新区建设
提高上海居住水平和环境质量的思考
(1987年10月)
上海中心城的建设和改造
(1988年5月)
上海卫星城的现状和发展
(1988年5月)
上海旧区工业的调整和疏解
(1988年12月)
上海杭州湾滨江临海地区发展探索
(1994年9月)
上海杭州湾北岸岸线开发利用的建议
(1995年12月)
从发挥“三个效应”谈“北外滩”的开发建设
(2002年6月)
对闸北区在“重整”中提高“魅力”的建议
(2002年11月)
上海市金山区滨海城市发展雏议
(2003年4月)
完善旧区改造政策导向,控制高层建筑发展
(2004年12月)
对上海辖区内周边区县增强吸纳及辐射能力的探讨
(2005年4月)
有关建筑“节能、节地”及“共建、共享”的三点建议
(2007年4月)

第四部分房地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重点搞好城市交通
(1993年3月)
关于上海房地产开发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建设协调发展的若干建议
(1994年1月)
关于上海房地产开发中搞好动迁安置工作的若干意见
(1994年10月)
关于上海房地产开发中加强安居工程建设的若干建议
(1995年12月)
对上海杭州湾北岸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探索
(1995年12月)
对进一步搞好利用外资开发内销平价住宅的若干建议
(1996年10月)
促进闸北区房地产开发的几点建议
(2001年7月)
上海与长三角地区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的九点建议
(2005年12月)
构建上海综合客运交通枢纽
(2007年5月)
对上海绿化及生态建设的一些探讨
(2007年5月)
上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展望
(2007年5月)

第五部分人口、土地、建筑
城市规划人口计算方法的探讨
(1961年11月)
上海曹阳新村公共服务设施指标实例
(1979年4月)
提高居住区公共建筑定额指标科学性的探讨
(1979年4月)
改进大城市居住区公共建筑定额指标体系的建议
(1979年12月)
上海旧区人口疏解对策
(1988年12月)
上海部分人型公共建筑的“容积率”和“建筑密度”实录
(2000年8月)
当前居住区公建配套标准的制订
(2001年6月)
上海中心城高层建筑规划建设的评析
(2002年10月)
上海中心城高层建筑空间布局整合对策
(2002年10月)
国外高层建筑整合开发的经验
(2002年10月)
从上海近年建筑、人口分布的变化看城市功能布局状况
(2004年12月)
上海市近年来建筑面积及分布
(2006年6月)
上海市近年来土地利用的变化和调整
(2006年6月)

第六部分空间环境、城市形象
对上海空间环境维系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1998年1月)、、
上海跨世纪新建筑、新形象(一)
(1998年3月)
发挥河道水环境生态美学功能的雏见
(2000年6月)
上海跨世纪新建筑、新形象(二)
(2000年8月)
上海城市独特风貌的保护、继承与创新
(2000年8月)
上海城市空间环境的历史演变
(2001年2月)
城镇空间环境发展中二项创新
(2001年2月)
优化上海城市空间环境形象的探索
(2001年4月)
有关优化上海城市空间环境形象保障机制的一些探讨
(2001年10月)
对上海若干标志性天际轮廓线的整合建议
(2002年10月)
“中环线”的景观规划建设
(2003年3月)
上海空间形象32例
(2003年11月)
上海郊区村镇风貌特色的保护与优化
(2006年9月)
国内外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若干典型案例
(2006年12月)

第七部分公共活动中心规划、江河两岸开发
有关搞好上海市级公共活动中心空间整合的意见
(2002年10月)
上海城市副中心功能和形象改善择要
(2002年10月)
上海徐家汇城市副中心功能布局与空间形象改善
(2002年10月)
上海真如副中心功能布局—与空间形象探索
(2002年10月)
上海黄浦江两岸开发的形态和功能特征探讨
(2003年1月)
上海黄浦江沿岸规划要素及交通改善设想
(2003年1月)
上海黄浦江宝山段沿江景观开发的策划和构思
(2003年1月)
上海黄浦汀杨浦段开发的功能划分与实施
(2003年1月)
上海苏州河闸北区段开发建设设想
(2003年1月)
上海黄浦江、苏州河景观走廊整体创意
(2004年2月)
有关国外滨水景观81个实录
(2004年4月)

第八部分区域协调发展
有关南京市沿江地带开发建设的探讨
(1997年1月)
地区城市经济发展与上海辐射影响特征
(2004年10月)
上海及周边地区主要城市发展的若干特点
(2004年10月)
上海及周边地区经济高速增长中出现的土地及环境问题
(2004年10月)
太湖水环境的恶化
(2004年10月)
国际大都市空间组织的几种典型模式
(2004年10月)
日本、美国、英国都市圈的概念及概况
(2004年10月)
上海与周边地区协调发展的若干建议
(2005年1月)
上海都市圈港群发展探索
(2005年2月)
有关航空及机场建设的一些建议及简介
(2005年6月)
统筹解决地区防洪、污染及地面沉降
(2005年6月)
上海市与周边地区城市空间整合
(2005年8月)
城镇系列和城市链
(2006年6月)
东京区域规划
(2006年6月)
伦敦区域规划
(2006年6月)
纽约区域规划
(2006年6月)

第九部分工作回顾、建言献策
贯彻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几个问题的阐述
(1989年10月)
适应改革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1992年1月)
《上海历史建筑导游》创刊词
(1992年3月)
上海城市布局研究
(1992年4月)
提高应变能力,促进经济发展
(1992年5月)
城市建设规划与管理讲述
(1993年8月)
对上海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若干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1997年7月)
关于精心优化上海城市空间形象的建议
(2001年1月)
上海城市总体规划构思述评
(2002年2月)
关于充实完善黄浦江、苏州河两岸规划和合理引导开发的建言
(2002年4月)
对城市规划工作的一些回顾与期望
(2006年9月)
从事管理工作,不忘学术探索
(2007年5月)
对上海与长三角地区协调发展的几点意见
(2007年10月)
涉及上海历史文化名城及建筑保护的二则回忆
(2007年12月)

第十部分对编著者的访谈
学者型城市规划局长张绍樑
(2006年1月)
用文化把脉规划
(2007年2月)

附录
附录一上海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及实行经济发展战略的方针和任务
(1985年2月)
附录二国务院关于《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的批复
(1986年10月)
附录三21世纪的城市建筑:走向三大和谐
(1999年10月)
附录四国务院关于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2001年5月)
附录五中国城市规划广州宣言——以科学规划促和谐发展
(2006年11月)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