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政治中国政治中国失业预警:理论视角、研究模型

中国失业预警:理论视角、研究模型

中国失业预警:理论视角、研究模型

定 价:¥28.00

作 者: 纪韶
出版社: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当代学者论文库
标 签: 职业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63815654 出版时间: 2008-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 页数: 249 字数:  

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经济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已经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已经形成,已经由封闭或半封闭型经济转变为开放型经济;经济结构实现了重大调整,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和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党的十六大提出,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十七大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以后,虽然进一步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比过去雄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条件业已具备,但要解决的问题远比过去复杂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是发展的优势,但就业压力大是今后要长期面对的难题。努力扩大城乡就业,提高城乡就业质量,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合理调节收入分配,让全国人民都能享受到发展和改革的成果,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各方面改革和发展的举措,都要有利于就业问题的解决而不能加剧矛盾。《中国失业预警——理论视角、研究模型》浓缩了我2003年以来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3年、2004年两次全国公开招标课题、教育部课题、北京市创新团队课题、北京市教委课题等多项研究成果的精华。当我计划写这本书的时候,是想借此机会将研究思路作一整理,找到一个较高的平台继续做下去。当我即将落笔的时候深深感到,我刚刚站在对中国失业预警研究的起点上,还有很多很多的问题需要继续研究。

作者简介

  纪韶,1954年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博士,现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教授。卡要兼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专家库成员、北京大学人才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北京市乡镇食业局专家组成员,东城区“十一五”规划专家组成员和行政复议委员会非常仟委员。主要研究方向:开放经济下的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国劳动力市场的流量分析模型研究;产业结构和就、Ik结构内在平衡机制及变动趋势研究。近五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一项;连续两次获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面向全国公开招标的重点项目;承担北京市重点学科课题、北京市创新团队课题等。在国内外权威和核心经济学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2006年,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及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推荐下,“失业预警”(简称)课题入选北京市政府政策研究和实施成果转化项目,为32项高校成果转化项目中唯一一项社会科学成果转化项目。“农民工”(简称)课题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国家发改委和罔务院政研中心的重视,部分政策建议被国家发改委采纳。

图书目录

1 绪论
1.1 我们为什么要关注中国特色的失业预警理论
1.2 研究失业预警理论和方法的知识准备
1.3 本书的内在逻辑构成
2 失业预警理论与方法研究
2.1 失业预警理论和方法研究的最新进展
2.2 西方国家失业预警理论的内在逻辑构成
2.3 西方国家失业预警系统运行中的主要方法
3 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失业预警理论模型
3.1 构建中国失业预警理论模型的政策含义
3.2 构建中国失业预警理论模型的必要条件
3.3 构建中国失业预警理论模型的技术路线
4 中国城镇失业预警的实证研究
4.1 失业特征的国别视角研究
4.2 失业率统计的国别视角研究
4.3 中国真实失业率统计问题的最新调研和方法选择
5 中国农村失业预警的实证研究(一)
5.1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形成和转移的决定因素
5.2 国内外学者对农业剩余劳动力概念的界定
5.3 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的最新估计和测算方法
5.4 中国农村隐性失业概念的界定与测量
6 中国农村失业预警的实证研究(二)
6.1 2005~2006年中国农民工跨区域流动就业的调研数据总结
6.2 国内十年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和实践综述
6.3 基本概念界定、研究视角和方法论的选择
6.4 2005~2006年中国农民工流动就业现状的分析
7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7.1 构建新型工业化中数据保障系统的政策建议
7.2 新型工业化中失业预警理论模型流程图
7.3 新型工业化中失业预警系统建立与完善工作运行图
7.4 完善劳动力市场就业和失业测量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