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中华民族最为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识字曾经成为“有学问”的代名词。迄今,还有不少老人把读过书有学问的人称为“识字的”。我国白有文字始就有了识字教育。《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作为识字教材沿用了上千年,识字成为学习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识字对人的成长影响深远,有许多名人从很小就开始识字。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写道:“仆虽口不能言,心已默识之。”在他还不会说话时,奶妈就教他认字;当代科学家竺可桢三岁开始识字;杨振宁四岁开始识字,一年多就认识了3000多字;郭沫若五岁就已经能读“四书五经”了。国内外众多的学者都对识字教学的重要性做出了阐释:香港的安子介先生、日本的石井勋博士都认为识字对挖掘儿童潜能、开发智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国内识字教学的研究也是硕果累累。集中识字、随课文识字、部件识字、字理识字、韵语识字、字族识字、听读识字等都异彩纷呈。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两大流派各领风骚,辽宁黑山北关实验小学(集中识字教学法创始地)和江苏南京的斯霞老师(分散识字教学法)做出了很多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