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名称与数据元素
1.1 名称
1.1.1 注意名称长度
1.1.2 在名称中避免使用所有特殊字符
1.1.3 避免使用引号分隔标识符
1.1.4 实施大写规则以避免大小写区分问题
1.2 遵循ISO-11179标准命名规范
1.2.1 SQL的ISO-11179
1.2.2 抽象级别
1.2.3 避免使用描述性前缀
1.2.4 制定标准化的后缀
1.2.5 表和视图名称应当是遵循业界标准的、集合、类或复数名称
1.2.6 相关名基本上也要遵循与其他名称相同的命名规则
1.2.7 关系表名应当是常用描述术语
1.2.8 元数据模式访问对象的名称可以包含结构信息
1.3 命名数据元素时遇到的问题
1.3.1 避免模糊名称
1.3.2 避免名称在不同的地方改变
1.3.3 不要使用专有暴露的物理定位符
第2章 字体、标点和间距
2.1 版式与代码
2.1.1 名称中只使用大小写字母、数字和下划线
2.1.2 列名、参数和变量等标量小写
2.1.3 模式对象名首字母大写
2.1.4 保留字大写
2.1.5 避免使用驼峰命名法
2.2 单词间距
2.3 遵循规范标点规则
2.4 使用完全保留字
2.5 如果在使用的SQL产品中有标准保留字,就不要使用专有保留字
2.6 如果有标准语句,就不要使用专有语句
2.7 疏排版面的隔空白道和垂直间距
2.8 缩进
2.9 使用行间距将语句分组
第3章 数据定义语言
3.1 将默认值放到合适的地方
3.2 默认值的类型应当与列的类型相同
3.3 不要使用专有数据类型
3.4 将PRIMARY KEY声明放在CREATE TABLE语句的开头
3.5 将列按照逻辑顺序排列并按照逻辑组聚合
3.6 将参考约束和操作在数据类型下面缩进
3.7 在产品代码中为约束命名
3.8 将CHECK()约束放在所检查的内容附近
3.8.1 对数值考虑使用范围约束
3.8.2 对于字符值考虑使用LIKE和SIMILAR TO约束
3.8.3 时间值是有长短的
3.8.4 避免使用REAL和FLOAT数据类型
3.9 将多列约束尽可能靠近这些列
3.10 将表级别的CHECK()约束放到表声明的最后
3.11 对多表约束使用CREATE ASSERTION
3.12 使CHECK()约束的目的唯一
3.13 每个表都必须有键才能称为表
3.13.1 自动编号不是关系型键
3.13.2 文件不是表
3.13.3 键的属性
3.14 不要分割属性
3.14.1 分割为多个表
3.14.2 分割为多个列
3.14.3 分割为多个行
3.15 不要对RDBMS使用面向对象的设计
3.15.1 表不是对象实例
3.15.2 对RDBMS不要使用EAV设计
第4章 尺度与测量
4.1 测度论
4.1.1 范围与颗粒度
4.1.2 范围
4.1.3 颗粒度、准确度和精度
4.2 尺度类型
4.2.1 名义尺度
4.2.2 种类尺度
4.2.3 绝对尺度
4.2.4 顺序尺度
4.2.5 级别尺度
4.2.6 间距尺度
4.2.7 比例尺度
4.3 使用尺度
4.4 尺度转换
4.5 导出单位
4.6 标点与标准单位
4.7 在数据库中使用尺度的一般准则
第5章 数据编码方案
5.1 不好的编码方案
5.2 编码方案类型
5.2.1 枚举编码
5.2.2 测量编码
5.2.3 缩写编码
5.2.4 算法编码
5.2.5 层次编码
5.2.6 向量编码
5.2.7 拼接编码
5.3 设计编码方案的一般准则
5.3.1 现有的编码标准
5.3.2 允许扩展
5.3.3 使用显式的丢失值避免NULL
5.3.4 为终端用户转换编码
5.3.5 在数据库中保存编码
5.4 多字符集
第6章 编码选择
6.1 选择标准构造,不要选择专有构造
6.1.1 使用标准OUTER JOIN语法
6.1.2 中缀INNER JOIN和CORSS JOIN语法是可选的,但是很好用
6.1.3 使用ISO时间语法
6.1.4 使用标准和可移植的函数
6.2 选择紧凑格式,不要选择松散格式
6.2.1 避免使用多余的括号
6.2.2 使用CASE系列表达式
6.2.3 避免使用冗余表达式
6.2.4 寻找紧凑格式
6.3 使用注释
6.3.1 存储过程
6.3.2 控制语句注释
6.3.3 对子句的注释
6.4 避免优化器提示
6.5 触发器的优先级不应当高于DRI操作
6.6 使用SQL存储过程
6.7 避免在数据库中使用用户定义函数和扩展
6.7.1 多语言问题
6.7.2 可移植性问题
6.7.3 优化问题
6.8 避免使用过度的辅助索引
6.9 避免使用关联子查询
6.10 避免使用UNION
6.11 测试SQL
6.11.1 测试NULL所有可能的组合
6.11.2 检查并测试所有的CHECK()约束
6.11.3 注意字符列
6.11.4 测试大小
第7章 如何使用视图
7.1 视图的命名规范与表一样
7.2 视图提供行和列级别的安全性
7.3 视图确保了有效访问路径
7.4 视图对用户隐藏了复杂性
7.5 视图确保了正确的数据派生
7.6 视图将表和/或列重新命名
7.7 视图实施复杂的完整性约束
7.8 可更新的视图
7.8.1 WITH CHECK OPTION子句
7.8.2 INSTEAD OF触发器
7.9 每个视图都要有创建的原因
7.10 避免视图的数量快速增长
7.11 将视图与基表同步
7.12 不恰当地使用视图
7.12.1 用于域支持的视图
7.12.2 单个解决方案的视图
7.12.3 不要为每个基表都创建视图
7.13 学习使用物化的视图
第8章 如何编写存储过程
8.1 大多数SQL 4GL都不是用于应用程序的
8.2 基本软件工程
8.2.1 内聚
8.2.2 耦合
8.3 使用传统的结构化编程
8.4 避免可移植性问题
8.4.1 避免创建临时表
8.4.2 避免使用游标
8.4.3 面向集合的构造优于过程化代码
8.5 标量与结构化参数的对比
8.6 避免使用动态SQL
8.6.1 性能
8.6.2 SQL注入
第9章 试探法
9.1 将规格说明表达为清晰的语句
9.2 在名词的后面加上“……的集合”
9.3 从问题语句中删除行为动词
9.4 仍然可以使用存根
9.5 不要担心数据的显示
9.6 第一次尝试需要特别处理
9.6.1 不要舍不得扔掉你对DDL的第一次尝试
9.6.2 保存你对DML的第一次尝试
9.7 不要以方框和箭头的方式思考
9.8 画圆圈和集合图
9.9 学习方言
9.10 假设WHERE子句是“巨型变形虫”
9.11 使用新闻组和因特网
第10章 以SQL的方式思考
10.1 不好的SQL编程方式与过程化语言
10.2 把列当作字段思考
10.3 以过程化而不是说明性的方式思考
10.4 模式应该看起来像输入格式
附录A 资源
附录B 参考文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