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工业技术水利工程三江平原井灌区:水资源系统分析与可持续利用

三江平原井灌区:水资源系统分析与可持续利用

三江平原井灌区:水资源系统分析与可持续利用

定 价:¥46.00

作 者: 刘东、付强、马永胜、等
出版社: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农业工程,机械与用具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8455600 出版时间: 2008-01-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 页数: 194 字数:  

内容简介

  《三江平原井灌区:水资源系统分析与可持续利用》以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三江平原井灌区为例,以保障区域水安全及粮食安全为出发点,在分析三江平原基本情况基础上,针对该区域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采用多种数据处理方法与优化技术,对三江平原井灌区水资源动态变化趋势进行了耦合分析;对三江平原地下水脆弱性、地下水补给及井灌区水安全状况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对井灌区水稻灌溉制度及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进行了优化;进而对该区域粮食增产潜力进行了分析预测,为三江平原井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三江平原井灌区:水资源系统分析与可持续利用》结合大量的实证分析,对各种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于解决三江平原井灌区的水资源问题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三江平原井灌区:水资源系统分析与可持续利用》可供从事农业水土工程、水文水资源、环境工程、系统工程、管理科学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及管理人员学习参考。

作者简介

  刘东男,1972年12月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副教授。1995年7月、2004年1月、2008年1月在东北农业大学分别获得工学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2008年4月起在东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这些年来主要从事农业水土资源系统分析与优化利用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国家及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科研奖励2项。主编及参编各类教材4部。出版学术专著2部。付强男,1973年6月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95年7月、1997年7月、2000年7月在东北农业大学分别获得工学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2002年5月在四川大学水利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2007年3月在北大荒农垦集团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完成二站博士后研究工作。这些年来主要从事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农业水土资源优化利用与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主编及副主编教材4部。获科研奖励10余项。马永胜男,1949年6月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75年8月、1986年8月、1994年6月分别在大连理工大学、意大利BARI地中海农学院、东北农业大学获得工学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1999~2003年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水资源研究所作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流域水环境保护与水资源管理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国家及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科研奖励2项。主编及参编各类教材4部。出版学术专著2部。郎景波男,1964年2月生,满族,中共党员,学士,高级工程师。2004年7月在东北农业大学获得工学学士学位。主要从事节水灌溉和农村饮水安全技术、研究、规划设计、项目管理及水资源水环境方面研究工作。先后主持与参加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获科研和工程咨询成果奖励7项。主持完成规划设计90余项、省部级调查评价及专题研究4项。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三江平原基本情况
第一节气象
第二节水文
第三节土壤
第四节地形地貌
第五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
第六节三江平原农业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
参考文献

第二章井灌区降水动态变化趋势分析
第一节基于小波消噪的三江平原降水时间序列预测模型
第二节三江平原降水小波最近邻抽样回归耦合预测模型
第三节三江平原降水小波PCNN预测模型
第四节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三江平原降水混沌预测模型
第五节三江平原井灌区降水时间序列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分析
参考文献

第三章三江平原地下水脆弱性分
第一节地下水脆弱性基本概念
第二节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第三节三江平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参考文献

第四章井灌区地下水动态变化趋势分析
第一节三江平原地下水埋深小波随机耦合预测模型
第二节基于关联度的三江平原地下水埋深局域加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
第三节基于蚁群算法的三江平原地下水埋深小波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第四节基于RAGA的三江平原地下水埋深等维灰色递补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第五节三江平原井灌区地下水补给初步研究
参考文献

第五章井灌水稻需水量预测与灌溉制度优化
第一节井灌水稻需水量多变量自回归预测模型
第二节井灌水稻需水量自激励门限自回归预测模型
第三节基于RAGA的PPC模型在井灌水稻优化灌溉中的应用研究
第四节非充分灌溉下三江平原井灌水稻灌溉制度优化的遗传动态
规划模型
参考文献

第六章井灌区水安全评价
第一节区域水资源安全评价方法探析
第二节改进PCNN模型在三江平原井灌区水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第三节水匮乏指数在三江平原井灌区水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第四节基于集对分析与GIs技术的三江平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第五节物元模型在三江平原井灌区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七章井灌区主要粮食作物种植结构优化
第一节种植结构优化调整模型相关因素分析预测
第二节红兴隆分局主要粮食作物单目标种植结构优化模型
第三节红兴隆分局主要粮食作物多目标种植结构优化模型
参考文献

第八章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井灌区粮食增产潜力分析
第一节水稻优化灌溉定额、耗水量与产量的关系
第二节基于GIS与属性识别模型的三江平原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第三节基于粒子群优化属性均值聚类的土壤养分管理分区研究
第四节粮食主产区尺度下红兴隆分局粮食增产潜力分析与预测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