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前言
第4版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水利工程测量的任务
1.2 地面上点位的确定
1.3 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1.4 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
1.5 测绘科学的发展概况
第2章 水准仪及水准测量
2.1 水准测量原理
2.2 DS型微倾式水准仪及其使用
2.3 水准测量的一般方法和要求
2.4 水准路线闭合差的调整与高程计算
2.5 微倾式水准仪的检验和校正
2.6 水准测量的误差及其消减方法
2.7 自动安平水准仪
2.8 精密水准仪
2.9 数字水准仪
第3章 经纬仪及其使用
3.1 水平角测量原理
3.2 DJ型光学经纬仪
3.3 DJ型光学经纬仪
3.4 电子经纬仪
3.5 水平角测量
3.6 竖直角测量
3.7 经纬仪的检验和校正
3.8 经纬仪测量的误差及其消减方法
第4章 距离测量及直线定向
4.1 钢卷尺量距
4.2 视距测量
4.3 电磁波测距
4.4 直线定向
4.5 全站仪
第5章 观测误差的基本知识
5.1 测量误差的来源及其分类
5.2 偶然误差的特性
5.3 衡量精度的标准
5.4 观测值函数的中误差--误差传播定律
5.5 测量精度分析举例
5.6 等精度观测的平差
5.7 不等精度观测的平差
第6章 平面控制测量
6.1 国家平面控制网和图根控制网
6.2 经纬仪导线测量
6.3 三角测量
6.4 前方交会定点
第7章 高程控制测量
7.1 概述
7.2 三、四等水准测量
7.3 三角高程测量
7.4 跨河水准测量
第8章 全球定位系统
8.1 概述
8.2 GPS的组成
8.3 GPS坐标系统和定位原理
8.4 GPS测量的实施
8.5 GPS的应用
第9章 地形图的测绘
9.1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9.2 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9.3 测量碎部点平面位置的基本方法
9.4 经纬仪测绘法
9.5 地形图的拼接、整饰、检查与验收
9.6 水下地形的测绘
9.7 地面数字测图技术
第10章 地形图的应用
10.1 概述
10.2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
10.3 地形图的分幅和编号
10.4 地形图的选用
10.5 地形图应用的基本内容
10.6 地形图在水利规划设计工作中的应用
10.7 面积计算
第11章 施工放样的基本工作
11.1 概述
11.2 施工控制网的布设
11.3 距离、水平角和高程的放样
11.4 测设放样点平面位置的基本方法
11.5 圆曲线的测设
第12章 大坝施工测量
12.1 土坝的控制测量
12.2 土坝清基开挖与坝体填筑的施工测量
12.3 混凝土坝的施工控制测量
12.4 混凝土坝清基开挖线的放样
12.5 混凝土重力坝坝体的立模放样
第13章 隧洞施工测量
13.1 概述
13.2 洞外控制测量
13.3 隧洞掘进中的测量工作
13.4 竖井和旁洞的测量
第14章 渠道测量
14.1 渠道选线测量
14.2 中线测量
14.3 纵断面测量
14.4 横断面测量
14.5 土方计算
14.6 渠道边坡放样
第15章 线路工程测量
15.1 概述
15.2 线路初测
15.3 线路定测
15.4 线路施工测量
15.5 桥梁施工测量
第16章 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测量
16.1 概述
16.2 工业厂房施工测量
16.3 高层建筑施工测量
16.4 高塔柱施工测量
16.5 竣工测量
第17章 大坝变形观测
17.1 概述
17.2 视准线法观测水平位移
17.3 波带板激光衍射法观测大坝变形
17.4 引张线法观测水平位移
17.5 前方交会法观测水平位移
17.6 挠度观测
17.7 垂直位移观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