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科学技术医学药学中医药与微生态学

中医药与微生态学

中医药与微生态学

定 价:¥49.00

作 者: 姜良铎,赵长琦 主编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中药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122035660 出版时间: 2008-09-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17 字数:  

内容简介

  微生态学作为一门年轻的科学,为现代医学进一步认识人体的生理、病理提供了新理论,为临床疾病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促进了预防和保健医学的发展,呈现出远大的发展前景。由于微生态学理论和传统中医理论有很大的相关性,并且应用微生态原理治疗疾病和中医理论有许多相通之处,微生态学目前已被应用于现代中药研究,尽管工作起步不久,但迄今的研究已涉及中医学的许多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中医药与微生态学》分为三篇,总论和各论从整体与系统分别论述中医药与微生态的关系,在第三篇着重讨论中药作为微生态调节剂的特点及作用。《中医药与微生态学》力图通过中医药与微生态的比较研究,从而为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中医,为更好的研究中医探讨一种新的研究思路。《中医药与微生态学》可以作为中医、中药、微生态学相关专业和研究领域的教学用书,也可以作为相关领域科研与管理工作者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姜良铎,著名中医,中国首届中医专业医学博士学位获得者,现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任教育部“211工程”中医内科学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呼吸热病学科带头人等职。从医四十年,在发热性疾病、呼吸病,肝病、老年病及内科疑难病症的诊疗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且疗效突出,素以解决疑难病症而著称,擅长制定医疗决策和健康计划。创立状态医学理论、提出排毒解毒调补养生理论,发明“排毒养颜胶囊”:提出胚芽促进健康动力理论,发明“绿原胶囊”;研究中医微生态理论,发明“德施普水苏糖冲剂”。曾被国家教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等荣誉称号。赵长瑜,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9年9月获得日本名古屋市立大学药学博士学位,曾先后多次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及国际合作交流项目。多次应邀赴日本、德国和法国的大学等研究机构进行项目合作与学术交流。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大型国际学术讨论会议上,发表和交流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两部。作为项目主持人,先后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二等奖一项,厅局级科学技术二等奖一项。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医学与微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微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 微生态调节 剂
  第四节 研究中医微生态学的用途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中医学与微生态学
  第一节 中医学的起源与微生态学
  第二节 传统中医理论与微生态学
  第三节 现代中医研究实践与微生态学
  第四节 中医脾胃学说与微生态调节
  第五节 中医药治疗的微生态背景和机制
  第六节 逐步建立中医微生态学
  参考文献
 第三章 中医学与生态防治
  第一节 中医学与大生态的统一——天人合一
  第二节 中医治未病的保健预防观念与微生态防治
  第三节 中医学、免疫与微生态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中医治疗与人体状态
  第一节 辨状态论治
  第二节 辨证论治与辨状态论治
  第三节 正确把握人体状态——清晰解读病人
  参考文献
第二篇 各论
 第五章 中医药与呼吸系统微生态
  第一节 呼吸系统微生态
  第二节 中医药对呼吸道感染的认识、发病和治疗
  第三节 呼吸系统常见病的中医药及微生态治疗
  参考文献
 第六章 中医药与消化系统微生态
  第一节 消化系统微生态
  第二节 肠道菌群对中药代谢的影响
  第三节 消化系统常见病的中医药及微生态治疗
  参考文献
 第七章 中医药与阴道微生态
  第一节 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特征
  第二节 阴道微生态
  第三节 阴道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
  第四节 女性生殖道常见病的中医药及微生态治乒
  参考文献
 第八章 中医药与皮肤系统微生态
  第一节 皮肤的结构和功能
  第二节 皮肤的微生态平衡
  第三节 皮肤系统常见病的中医药及微生态治疗
  参考文献
 第九章 中医药与口腔微生态
  第一节 口腔正常微生物群
  第二节 口腔常见病的中医药及微生态治疗
  第三节 口腔微生态制剂的研究
  参考文献
 第十章 中医药与老年微生态
  第一节 老年生理功能改变
  第二节 老年人的疾病特点与微生态系统的变化
  第三节 中医药对衰老的研究
  第四节 中医延缓衰老的研究
  第五节 老年微生态与健康长寿
  参考文献
 第十一章 中医药与儿童微生态
  第一节 儿童微生态学特点
  第二节 儿童腹泻与微生态失调
  第三节 新生儿黄疸与微生态
  第四节 微生态调节 剂在儿科的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第三篇 中药对微生态的调节
 第十二章 中药泽兰与水苏糖
  第一节 中药泽兰及其功用
  第二节 地笋的主要成分——低聚糖
  第三节 水苏糖
  参考文献
附录 几种功能性低聚糖主要性质对照表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