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领导人民群众争取社会主义胜利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正确认识和处理宗教问题的指南。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很长时间内,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缺乏深入、系统和实事求是的研究,因而未能完整地和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并由此对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进行比较系统的和实事求是的研究,是从改革开放开始的,并且从那时以来,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使我们可以在该领域的研究者们的肩膀上继续攀登。但由于种种原因,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研究仍有许多不足和有待深入的地方,主要表现在:(1)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概念界定不明确。研究对象的不确定,势必影响研究的科学性。(2)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缺乏深入、全面、系统的研究,往往把马克思、恩格斯的宗教观视为他们关于宗教的论述的简单相加,把他们创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以前的、不成熟的、带有旧哲学痕迹的某些鲜明的形容、生动的比喻和犀利的批判当做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核心思想,而没有把它们放到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发展史上去思考和评判,造成了理论上的混乱。(3)文本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的基础,由于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极为浩瀚,且艰深难懂,因此,许多人常常依据“语录摘编”、“文选摘编”进行研究,鲜有潜心做艰辛的文本研究者,这直接影响了研究的深度和水准。(4)重视马克思早期宗教思想的研究,忽视对《资本论》及其手稿的宗教思想的研究,因而片面地认为《资本论》及其手稿只是经济学著作,其对宗教的论述只是把资本主义的某些经济现象同宗教作类比,忽视了它对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意义。(5)对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的作用重视不够,对恩格斯晚年对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卓越贡献研究不深入。(6)对马克思晚年的《文化人类学笔记》(以下简称《笔记》)中的宗教思想的研究几乎是空白。而《笔记》从根本上转变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原始社会的性质和原始宗教的性质及文化功能的认识,使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实现了第二次飞跃。对《笔记》研究的薄弱严重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的水准。(7)马克思、恩格斯的宗教思想是同他们的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政治思想和社会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区别于其他宗教学者、学派的宗教思想的重要特征,但以往的研究往往孤立地考察马克思、恩格斯的宗教思想,或者虽然联系马克思主义的整个理论体系进行研究,但却不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难以突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特点和优点。发现以往研究的不足,并不等于本书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它只是本书追求的目标,本书试图克服上述不足,使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在理论上有所突破,由此使我们能够更加准确地、完整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更好地为党和政府制定宗教政策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