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经济管理经济中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动力研究

欠发达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动力研究

欠发达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动力研究

定 价:¥32.00

作 者: 曾海鹰 著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丛编项:
标 签: 区域经济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509602843 出版时间: 2008-09-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02 字数:  

内容简介

  作者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与区域差距的现实出发,结合我国开放政策的历程,阐明了我国改革初期,开放在地域上的非均衡发展和以对外经济为主的外向型经济战略是造成我国东西差距的主要原因之一;对欠发达地区开放型经济的研究具有独特的视角,所提出的分析思路和建议对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曾海鹰,1967年出生,四川乐山人。1990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2001年在复旦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并于2007年在四川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先后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国家和省部级课题6项。现为贵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相关范畴界定、理论综述及理论分析框架的提出
 第一节 基本范畴界定:欠发达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动力
一、欠发达地区
二、开放型经济
三、欠发达地区开放型经济
四、欠发达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动力
 第二节 欠发达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动力的相关理论综述
一、欠发达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述评
二、研究我国欠发达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动力的相关文献综述
 第三节 欠发达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动力的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一、理论缘起——区域经济系统分析
二、欠发达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可能性分析
三、开放型经济发展动力分析的理论推演
四、“要素收益——外部性——制度”框架的提出
第二章 我国欠发达地区开放型经济的定量分析
 第一节 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定量分析及特征研究
一、我国欠发达地区的定量分析
二、我国欠发达地区的总体特征研究
 第二节 我国开放型经济的一般特征研究及开放度测定
一、我国开放型经济的一般特征
二、我国区域开放度的测定
 第三节 欠发达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动力分析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欠发达地区开放程度的差异性分析
  二、欠发达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动力指标体系构建
第三章 欠发达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要素收益增加
 第一节 开放经济——要素流动——收益增加动因分析
一、开放经济——要素流动——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
二、要素流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分析
三、要素收益促进区域增长在区域账户的体现
四、要素流动促进欠发达地区增长的可能性
 第二节 要素收益差异与地区经济增长差异对比
一、劳动力要素收益差距
二、资本要素收益差距
三、地方政府财力差距
四、对比分析
 第三节 欠发达地区要素收益增加的推力和路径
一、我国要素流动扩大地区差距的原因分析
二、欠发达地区要素收益增加的可能路径
三、欠发达地区发展的经济主体推力——“四力模型”
第四章 欠发达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拉动力:外部性突破
 第一节 外部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机理及评价指标体系
一、区域经济发展外部性的内涵
二、外部性拉动区域经济增长机理
三、区域经济发展外部性指标评价体系
 第二节 开放型经济的外部性差异分析
一、两种指标体系测算结果的对比分析
二、欠发达与发达地区外部性对比分析
 第三节 开放经济条件下外部性突破分析
一、欠发达地区外部性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外部性突破的重要领域
三、政府干预和市场运行结合
  ……
第五章 欠发达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制动力:制度创新
第六章 西南六省区市开放型经济发展动力的实证分析
参考文献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