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政治中国政治盛衰之界:康雍乾时期国家行政效率研究

盛衰之界:康雍乾时期国家行政效率研究

盛衰之界:康雍乾时期国家行政效率研究

定 价:¥30.00

作 者: 尹树国 著
出版社: 黄山书社
丛编项: “康乾盛世”研究丛书
标 签: 中国政治

购买这本书可以去


ISBN: 9787807078043 出版时间: 2008-04-01 包装: 平装
开本: 32开 页数: 341 字数:  

内容简介

  “康乾盛世”与以往的“盛世”存在着明显的不同。这不仅仅因为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所谓“盛世”,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封建“盛世”之中,正在孕育和成长着机器工业时代的各种因素。而与此同时,脱胎于旧的机体,代表着社会前进方向的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已经在地球的西半部蓬勃发展,生机盎然,它使得以往令人瞩目的中国封建“盛世”的辉煌黯然失色。我们今天研究“康乾盛世”,并非对其进行简单注解,或夸耀褒扬,而是通过被称为“盛世”的各种表象,深入探讨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规律,清代康雍乾社会的基本特点及其丰富的历史内容,以及“盛世”产生的历史原因及对后世社会的影响。如前所述,“康乾盛世”的研究受到了社会及中外学界的广泛关注,其学术积淀深厚,研究领域广阔,硕果累累,成绩斐然,因此已经成为具有自身特色的专门的学术领域。关于“康乾盛世”及其时代的考察是本研究专题的另外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其涉及的领域相当广阔,我们仅能够在某些问题上展开讨论。李强《金融视角下的“康乾盛世”——以制钱体系为核心》一书,通过对制钱的流通、供应和管理状况的分析,阐述和描绘了货币在康雍乾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尹树国《盛衰之界——康雍乾时期国家行政效率研究》一书,则从国家行政的角度,探讨康雍乾社会的政治体制及其运作,进而揭示“康乾盛世”时期的某些基本特征。陈桦主编的《多元视野下的清代社会》,以“康乾盛世”所处的康雍乾社会为重点,从更广阔的领域,以多维的角度,通过不同的侧面,考察和描述该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与演变,其研究涉及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基层社会等诸多领域。

作者简介

  尹树国,1973年出生,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人。大学本科就读于内蒙古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就读于内蒙古大学人文学院,攻读明清史;博士研究生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主攻清朝政治史,2004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曾在《内蒙古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现供职于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要研究地方志理论和明清北京史。

图书目录

绪论
第一章 中国古代行政效率概述
第一节 明代以前王朝行政效率概述
第二节 影响明朝行政效率的因素
一有关促成行政效率提高的因素
二明朝不利于行政效率的因素
第三节 综合性评价
第二章 乾纲独揽与皇帝的行政效率
第一节 乾纲独揽的实现
一君臣的认识——强调乾纲独揽
二为达到乾纲独揽所采取的措施
第二节 乾纲独揽的表现与行政效率
一勤政
二有担当
三崇实政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能”、“守”与行政效率
第一节 清前期获得行政效率的用人思想
一康熙之重“守”轻“能”
二雍正之重“能”轻“守”
三乾隆之“执两用中”
第二节 获得行政高效率的用人措施
一广开任用之途
二打击朋党
三区分地方官缺
四加强对官员的监察
五注重年龄
六强调官员久任
第三节 “行走”与培训
一行走
二培训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清前期的行政机构与行政效率
第一节 清前期行政机构的职掌概述
一行政中枢的职掌及其彼此关系
二精细的分工一一中央行政机构的职掌
三地方行政机构的设置
第二节 行政机构的运行与职能交错
一行政机构的运行与提高效率的努力
二行政机构职能的交错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清前期的行政法与行政效率
第一节 清前期对行政法的认识
一古代行政法的特点
二清前期君臣对行政法的态度
第二节 有利于效率的行政法内容
一办公时间的规定
二办公速度的规定
三本章体制
四提高会议效率
五严厉处分推诿官员
第三节 清前期的吏治与行政效率
一吏的种类与评价
二行政法对吏的规定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制度对行政效率的损害
第一节 画一制度
一用人
二本章
三朝仪
四俸禄
五官员交往
六考试
七官制
八其他
第二节 目标位移
一法祖
二行政机构的权益扩张
三行政人员个人追求的变化
第三节 官员的兼衔
第四节 低俸与养廉
一低俸不能满足官员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需要
二养廉银引发了京官与地方官的利益冲突
三陋规导致“官体”荡然无存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行政效率与康雍乾盛世
第一节 现代学者的评价
一肯定的评价
二否定的评价
第二节 清代人的认识与努力
一皇帝的认识
二臣民的认识
第三节 行政效率与“康乾盛世”
一“盛世”观念的差异
二盛世的另一基点——爱民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