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读书网-DuShu.com
当前位置: 首页出版图书人文社科法律理论法学排污权:一种基于私法语环境下的解读

排污权:一种基于私法语环境下的解读

排污权:一种基于私法语环境下的解读

定 价:¥29.00

作 者: 邓海峰 著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丛编项: 环境法学研究文库
标 签: 法学理论

ISBN: 9787301141564 出版时间: 2008-08-01 包装: 平装
开本: 16开 页数: 255 字数:  

内容简介

  《排污权:一种基于私法语境下的解读》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环境法基地重点招标项目《中国自然资源特权创新研究》(2007JJD820166)和清华大学法学院科研创新基金项目《环境使用法律问题研究》的研究成果,适合高等院校法学专业与环境科学专业师生、科研人员、管理人员、环境执法人员以及热心环境公益事业的人士阅读。排污权及其交易制度是西方国家在探索环境问题市场化解决机制的过程中确立一项法律制度。该项制度设计的核心思想表现为允许排污许可证具有有限的流通性,以实现环境要素供给与环境排放需求之间的动态平衡。由于我国目前的环境要素主要以行政法律关系为基础进行配置,在大陆法系现有的行政法律框架下,私法主体间的行政许可证交易又被严格禁止,这使得在美国、欧洲等地盛行已久的这项环保利器在我国无法施行。为弥补法律体系中的这一缺陷,《排污权:一种基于私法语境下的解读》提出应适时转换排污权制度的国内法依据逻辑思维,通过半环境要素物权化的制度设计与传统民法的移转规则相连接,实现环境要素的法化配置,以置换原有行政法在资源配置问题上的僵化规范,消除采行排污权交易的法律障碍。

作者简介

  邓海峰,男,1975年10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祖籍山东莱州。自1994年起至2004年,先后在黑龙江大学法学院和清华大学法学院学习,获法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04年至2006年,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为清华大学法学院讲师、清华大学环境资源与能源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兼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清洁发展机制研发中心研究员、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理事、北京市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资源法、能源法、民法资源物权制度。自1999年起,在《中国法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主持或参加各类研究课题二十余项,参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等法学论著四部。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题解
(三)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一)外部性及其相关理论
(二)对环境容量与排污权的基本认识
(三)排污权交易的理论与实践
(四)无形财产权理论与启示
三、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一)对研究范围的说明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排污权制度生成机理的宏观检视
一、制约排污权生成的现实羁绊——对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多视域分析
(一)环境问题的经济成因
(二)环境问题的伦理成因
(三)环境问题的法律成因
二、促进排污权生成的理论准备
(一)外部性理论的提出及救济方式的选择
专栏2.1 环境产权的特点分析
专栏2.2 对科斯定理的反思及其适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二)自然资源价值论的确立及生态伦理观的生成
专栏2.3 环境伦理观的嬗变
(三)法律自身的演进及划时代变革的践行
三、本章小结
第三章 排污权内涵的界定
一、作为权利客体的环境容量
(一)自然科学中的环境容量
专栏3.1 资源环境要素承载力
专栏3.2 资源承载能力、环境容量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二)作为物权客体的环境容量——基于解释论的思路展开
二、建基于环境容量的排污权
(一)排污权的内涵及其与相关概念的甄别
(二)排污权的属性及其表征
(三)排污权的类型化
三、排污权的功能和价值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排污权的取得与公示
一、排污权的取得
(一)权利的取得方式
(二)权利的取得原则
(三)权利的取得条件
二、排污权的公示(登记)制度
(一)我国排污许可证制度概况
(二)许可证制度的比较法考察及其启示
(三)对我国排污许可证特征的认知与重构
(四)登记制度适用的范围、内容和效力
专栏4.1 不动产登记的含义、目标及性质
(五)登记的变更、中止和对许可证的吊销
(六)登记机关的责任
专栏4.2 不动产登记制度立法例
三、本章小结
第五章 排污权与不同权属之间的冲突和协调
一、排污权之间的冲突与协调
(一)以相同取得原则为据生成的权利间的冲突与协调
(二)以不同取得原则为据生成的权利间的冲突与协调
专栏5.1 物权冲突的一般救济规则
二、与环境容量载体所承载的他项权属之间的冲突和协调
(一)冲突产生的原因分析
专栏5.2 罗马法解决物权冲突的机制
(二)协调冲突的规则
专栏5.3 罗马法物权冲突状况及解决
三、与其他权利之间的冲突和协调
(一)冲突产生的原因分析
(二)协调冲突的制度契合点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 排污权的交易
一、排污权交易的层级分析
(一)依交易所涉地域的不同存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
(二)依交易性质的不同存在一级市场、二级市场两个层次
专栏6.1 期货理论与期货交易
二、建构我国排污权交易市场的法律分析
(一)美国排污权交易的现状与启示
(二)我国排污权交易的发展概况
(三)排污权交易(转让)的内涵
专栏6.2 期货交易的法律性质
(四)排污权交易(转让)合同
三、本章小结
第七章 未来排污权制度理想化定位的展望——基于立法论的思路展开
一、对传统民法财产权结构形成机制的回溯
(一)“权利”的物化与一切“物”的有体物化
(二)传统财产权结构所面临的理论困局
专栏7.1 无形财产的概念诠释
二、排污权制度的理想化定位
专栏7.2 无形财产的立法模式
第八章 结语
一、本书的基本观点
二、研究的创新
三、研究的局限
参考文献
后记

本目录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