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上篇 话语解魅
第一章 刑事证据制度的现代性转型:基于排除规则的分析
第一节 导论:论争的展开与论题的引出
第二节 西方刑事证据法发展的两大主题
一、从证明性到可采性
二、从统一性到独立性
第三节 中国刑事证据法的缺陷:制度、实践与话语
一、立法表达的核心定位偏差
二、实践运行的效果不容乐观
三、理论进路的设定存在误区
第四节 中国刑事证据法的制度转型与研究转向
一、法学品性的回归:实现证据学和证据法学的两分
二、人权法学品性的回归:从取证规则为中心到可采性规则为中心
三、程序法学品性的回归:从依附性程序裁判到有限独立的程序裁判
第二章 程序性制裁理论的理论反思:基于排除规则的分析
第一节 导论:程序性制裁理论及其理论功绩
第二节 程序性制裁理论的局限:理论反思与实践检讨
一、理论反思:程序性制裁理论的逻辑缺陷
二、实践检讨:程序性制裁机制的应用局限
第三节 程序性制裁的中国前景:价值重估与制度构筑
一、程序性制裁的价值重估
二、程序性制裁的制度构筑
第三章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观点争鸣:中美语境的双重考察
第一节 中国语境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论争:理论憧憬与改革进路
一、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论憧憬:结构理路与功能理路
二、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改革进路:整体革新与渐进改良
三、中国语境知识资源的批判性整合
第二节 美国语境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论争:理论立场与改革取向
一、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论立场:质疑与赞成
二、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改革取向:废弃与修订
三、美国语境知识资源的反思性解读
第四章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论基石:历史流变与功能设定
第一节 美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理论基础的历史流变
一、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观念史流变之判例梳理
二、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观念史流变之深度反思
第二节 各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理论基础的比较评析
一、司法廉洁说:其他法域排除规则理论基础的模式界定
二、局限与趋势:不同法域排除规则理论基础的比较评析
第三节 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理论基础的模式选择
一、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理论基础之立场设定
二、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理论基础之模式选择
下篇 制度构筑
第五章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法律位阶:立法例的反思与前瞻
第一节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制度定位的理论争议:以美国为例
一、宪法基本权利抑或司法救济机制
二、作为权利救济机制有无替代机制
三、作为权利救济机制有无必要“宪法化”
第二节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制度定位的比较法考察
一、美国
二、德国
三、加拿大
第三节 中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制度定位:反思与前瞻
一、反思:中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宪法化
二、前瞻:中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立法化
第六章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比较法制:衍生史与制度构型
第一节 美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衍生史及其制度特征
一、作为宪法第四修正案救济机制的证据排除规则
二、作为宪法第五修正案救济机制的证据排除规则
三、作为其他宪法修正案救济机制的证据排除规则
第二节 其他法域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衍生史及其制度特征
一、英国
二、加拿大
三、德国
四、我国台湾地区
第三节 共性与差异:域外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一般总结
一、共性趋势
二、差异比较
第七章 言词性非法证据的排除模式:理论反思与疑难破解
第一节 侦查程序中的权利告知及其法律效力
一、侦查程序中权利告知的制度机理
二、侦查程序中权利告知的法律效力
三、我国侦查程序权利告知体系的构筑与改良
第二节 侦查程序中的讯问技术及其法律效力
一、问题的导出:两种侦查讯问技术及合法化
二、侦查讯问合法化的域外基准:口供任意性
三、侦查讯问合法化的本土反思:实践解读与转型进路
第八章 实物性非法证据的排除模式:利益权衡与客观基准
第一节 利益权衡方法:学说起源及其延伸
一、利益权衡方法在两大法系的学说起源
二、利益权衡方法在刑事诉讼领域的延伸
第二节 非法实物证据之排除模式:利益权衡及其类型
一、美国:实践意义的利益权衡模式
二、德国与加拿大:规范意义的利益权衡模式
三、新西兰:转型意义的利益权衡模式
第三节 利益权衡模式之运行局限:非客观化及其危害
第四节 利益权衡模式之客观诉求:变革方略及其基准
一、利益权衡的范围
二、利益权衡的方法
三、利益权衡的审查
参考书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