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2 分析思路、逻辑框架与研究方法
1.3 创新与不足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关于公用事业特征及治理的文献回顾
2.1.1 公用事业的特征
2.1.2 公用事业的治理方式
2.2 自然垄断行业的政府规制理论的文献回顾及评述
2.2.1 政府规制的含义
2.2.2 政府规制的目标
2.2.3 政府规制的方式
2.3 国外关于亲贫规制及普遍服务的理论及评述
2.3.1 亲贫规制的含义
2.3.2 普遍服务义务(USO)与亲贫规制
2.3.3 亲贫规制的挑战
2.4 我国学者和理论界对我国政府规制理论和实践的探索
第3章 民营企业的进入:中国公用事业治理模式的现实选择
3.1 中国公用事业的现实考察
3.1.1 行政垄断与自然垄断的并存
3.1.2 公用事业国家垄断经营形成垄断强势地位
3.1.3 大多数公用事业企业滥用垄断强势
3.1.4 社会公众对公用事业产品和服务的支出逐年增加
3.1.5 行业低效率和财政压力的并存
3.2 中国公用事业的改革趋势
3.2.1 关于民营企业进入公用事业与公用事业民营化的提法
3.2.2 民营企业进入中国公用事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3.3 民营企业进入中国公用事业部门的经济理论基础
3.3.1 公用事业治理理论
3.3.2 公共产品和公共提供理论
3.3.3 产权理论和竞争理论
3.3.4 公共选择理论
3.4 各国公用事业民营化的潮流
3.4.1 各国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的趋势
3.4.2 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的绩效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亲贫规制——中国民营企业进入公用事业进程中基于公平目标的政府规制
4.1 政府管制的目标
4.1.1 社会治理与政府的公共管理的目标:效率、公平和发展
4.1.2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4.1.3 公平与发展的关系
4.2 中国弱势群体的现状和趋势
4.3 民营企业进入公用事业领域可能导致的问题
4.3.1 民营企业经营公用事业的盈利性与公用事业的社会服务性之间的矛盾
4.3.2 私人垄断与垄断优势的滥用
4.3.3 民营企业进入公用事业与贫困消费者的福利
4.4 亲贫规制:已经进行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国家的经验和教训
4.4.1 亲贫规制的含义和特点
4.4.2 重点是价格监管——制定合理的价格水平和价格结构
4.4.3 民营化过程中的福利分享机制——如何让穷人享受服务
4.4.4 消费者的呼吁权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民营企业进入公用事业进程中亲贫规制体系的框架
5.1 亲贫规制的内容
5.1.1 加强普遍服务义务
5.1.2 亲贫的价格规制
5.1.3 多样化的质量标准
5.1.4 竞争规制
5.2 构建亲贫规制的补贴机制
5.2.1 对于明补和暗补的经济学分析
5.2.2 针对运营企业的补贴
5.2.3 针对消费者的补贴
5.2.4 普遍服务基金
5.3 规制机构
5.3.1 独立的规制机构
5.3.2 增强规制能力
5.3.3 如何监管监管者
5.4 配套制度的完善
5.4.1 民营企业进入公用事业之前规制承诺的重要性
5.4.2 公共决策听证
5.4.3 信息管理
5.4.4 建立符合市场机制的规制法律制度
5.4.5 发挥民间非政府组织在公共提供和再分配中的作用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中国构建亲贫规制体系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6.1 亲贫的规制设计的顺序
6.1.1 民营企业进入公用事业和规制机构设立的顺序
6.1.2 产权改革和竞争制度的顺序
6.1.3 竞争和规制的并行
6.2 中国亲贫规制体系的设计和实施应当以确保公用事业的公共性和保护民营企业的适当盈利为出发点
6.3 亲贫规制并不意味着要牺牲效率来一味保护弱势群体
6.4 中国不同地区和不同范围的弱势群体对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的差异性给亲贫规制带来更大的挑战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案例:上海城市公共交通的亲贫政策
7.1 城市公共交通行业规制的依据
7.2 城市公共交通行业的政府规制
7.3 上海城市交通的现状、矛盾以及相关情况
7.3.1 上海城市交通的现状
7.3.2 上海公共交通的主要问题
7.4 公交优先战略和公交换乘优惠改革
7.4.1 上海公交改革的历程
7.4.2 公交优先战略
7.4.3 公交优惠换乘
7.4.4 合理制定公交票价政策
7.5 城市公交补贴机制探讨
7.5.1 补贴方式的合理模式的探讨
7.5.2 政策性补贴的测算方式
7.6 上海公交改革的政策效果分析
7.7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